①观察西红柿的瓤。如果是经过催红的西红柿,从表面来看它是非常红的,看起来像是非常成熟了,但是毕竟是打了催红素的,一般都不会长成熟。虽然外面看起来很成熟,很红彤彤的,但是切开后,它的内瓤肯定还是青色的,这说明这是用催红素催红的。
②观察西红柿的表皮。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表皮上都会有一些青色,不会是全红的状态。如果西红柿的表皮每个地方都红得很均匀,看起来又红又亮,那就说明这是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
③轻轻捏一捏西红柿的果肉。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果肉都是一种沙沙的状态。但是经过催红的西红柿,就像是“拔苗助长”,还没有长好,果肉是比较硬的,用手能感觉出两种的区别。
④观察西红柿的形状。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相对来说形状非常圆润,看着就很光滑,不会起包。但是用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就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形状,不是很圆润的,还会起包,通过这一点也能判断。
2、如何辨别催熟的西红柿与自然熟的西红柿的区别?①观察西红柿的瓤。如果是经过催红的西红柿,从表面来看它是非常红的,看起来像是非常成熟了,但是毕竟是打了催红素的,一般都不会长成熟。虽然外面看起来很成熟,很红彤彤的,但是切开后,它的内瓤肯定还是青色的,这说明这是用催红素催红的。
②观察西红柿的表皮。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表皮上都会有一些青色,不会是全红的状态。如果西红柿的表皮每个地方都红得很均匀,看起来又红又亮,那就说明这是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
③轻轻捏一捏西红柿的果肉。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果肉都是一种沙沙的状态。但是经过催红的西红柿,就像是“拔苗助长”,还没有长好,果肉是比较硬的,用手能感觉出两种的区别。
④观察西红柿的形状。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相对来说形状非常圆润,看着就很光滑,不会起包。但是用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就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形状,不是很圆润的,还会起包,通过这一点也能判断。
⑤尝一尝西红柿的味道。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吃起来味道是酸酸甜甜的。但是用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口感和青番茄有些类似,非常地脆爽。熟的西红柿和生的西红柿最大的区别就是口感,而且西红柿成熟后,表皮和果肉很好分离,生的就很困难,口感也很硬。
⑥掂一掂西红柿的重量。通常情况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所含的水分没有那么多,因此才会表皮和果肉很好分离。但是假如西红柿掂起来很重,那就说明这是催红的西红柿。
⑦观察西红柿的蒂。很多菜贩们为了让西红柿的卖相更好看,才很好卖,让西红柿看起来更美观更新鲜,会把西红柿的蒂保留着。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蒂是很好弄下来的,而用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就有些费劲。
3、拉秧的青西红柿怎么变红?西红柿因温度达不到茄红素生成的要求,迟迟不能转红。用催红素或乙稀利给番茄催红,虽能将番茄催红,是促进西红柿提前上市的有效措施,但在催红过程中,往往由于处理不当而抑制植株的生长,发生药害现象,番茄激素超标时还影响出售。 使用药剂催红应注意“四不宜”:
1、催红不宜过早。一般要求果实充分长大,果色由白变成炒米色时,催红效果最好。若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未充分长大,急于催红,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2、催红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西红柿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常用浓度为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千克,充分混合均匀后使用。如药液浓度过高,会伤害植株基部叶片,使叶片发黄,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
3、催红果实的数量一次不宜大多。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好。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受药量过大,易产生药害。
4、催红药液不宜沾染叶片。否则,叶片就会发黄凋落。催红的具体做法是:用小块海绵浸沾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用手戴棉纱手套浸沾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番茄可用简易办法催红,将采摘下来的未红的果实平铺在地上,用喷雾器将从商店买来的48度白酒喷到果实上(果实只要稍沾点白酒即可),然后在果实上铺上草席,净置1—2天,催红效果很好,而且口感比用激素处理的好。
4、西红柿顶部有小孔怎么回事?1.夜间大棚室内的温度过低,西红柿的果实受精不良,内部的发育不完全,形成了空腔,这种原因在冬春季的栽培中是最常见的。
2.如果氮肥的用量过多,就会导致西红柿植株的营养生长过旺,影响了果实部位养分的积累,从而形成了空洞果。
3.西红柿大棚内缺少二氧化碳,或者西红柿植株的光照条件差,光合产物不足,造成果实部位的养分积累不足,从而出现空洞果。
4.用点花药液对西红柿植株进行蘸花时,配制的浓度过大,或蘸花时西红柿的花蕾幼小,发育不够健全,部分形成空洞果。
肥料使用不成正比导致西红柿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