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种植技术 >

红参种植技术及管理 高丽红参发源地?

1、高丽红参发源地? 关于高丽参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颇富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高丽参是中国本土的,也有人认为高丽参是原产于朝鲜。朝鲜半岛一千多年前既有...

1、高丽红参发源地?
红参种植技术及管理 高丽红参发源地?

关于高丽参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颇富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高丽参是中国本土的,也有人认为高丽参是原产于朝鲜。

朝鲜半岛一千多年前既有高丽参种植,当时岛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国——高丽王朝。[1]

首先我们从地理位置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唐朝以前,有三个品种的人生较为著名,分别是上党参(山西)、辽参(辽宁)以及高丽参,而这里的高丽是指汉武帝在东北所设置的高丽郡。由此,我们可以有个简单的判断,即高丽参就是唐代以前在东北地区所产的人参。

这里还涉及到少数民族问题,高句丽、高丽都是同一语系的朝鲜古代的称谓,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三大少数民族之一。直到今天,在中国境内仍然有朝鲜族,它们是构成中国少数名族的一个重要分支。高丽参是朝鲜半岛极具代表性的珍贵特产,早在古代就以丰富多样的途径向中国流动[2]。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高丽参是如何一步步进入中国的。

古代的高句丽人时代都有“放山”的习俗,就是指要上山请回参,挖较大的人参入药。中国也有很多习俗,比如说清明节的踏青,又或者是重阳节的登山,这样的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古代高句丽人的“放山”也是如此。

那么,试想,时代都有挖参的习俗,个头大的人参总有一天也会被挖完。放山的山农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山中剩下的幼苗移植到统一的地点栽培,这就是早期的“林下参”。从名字仍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人参仍然是在野外培植的。

后来,参农为了对这些“林下参”进行更为方便有效的管理,于是又将人参移植到山间草屋周围的园子里面进行栽培,这样,这些参农就可以把时间更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往返的路上。

随着人参在园子中培植成为可能,早期的“园参”就出现了。

因为中国和朝鲜离的特别近,因此人参的功效自然也传到中国了,可谓“好酒不怕巷子深”。于是中国的宫廷权贵纷纷向高句丽国进口人参。

到了北宋末年,战火纷飞,中国的首都迁往到杭州,,想要获得高句丽国的人参,只得由水路送往杭州。这就不得不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水路的湿气大,而且运输时间又长,那些人参早就发霉变质了。

于是人们试着采取一些办法,希望可以保存好这些宝贵的人参。人们偶然发现,如果将人参蒸熟制干之后,其保质的效果会大大提升,这就是“红参”。

之后,有一位高句丽国在将人参运往南宋的途中,偶然间走进一家医馆发现,宋人总是将人参与其他的中药材配在一起服用,这样服用的效果可比单独服用人参的效果好很多。

于是他就想,如果在园参炮制的过程中加入其它几味药材,效果岂不是更好,于是他就在中古京城四处求医,成就了今天高丽参的炮制秘方,而这就是早期的“高丽参”。

关于高丽参流传到中国的途径,有学者总结了七种,其中以走私贸易与朝贡贸易为主。这也说明两国之间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

在当代高丽参的价值

高丽参的声誉是在清代中叶才红火起来,那时候,高丽参并不叫高丽参,而是称之为东洋参清。赵学敏《本草纳目拾遗》云:又有一种东洋参,出高丽,新罗一带山岛,与关东接壤。其参与辽参真相似,其味亦同,但微薄耳。皮黄粗纹,中肉油紫......其力不让辽参也。

据这段话记载来看,很明显,在那时候高丽参是不如辽参的。而如今高丽参可谓是扬名天下,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所以说中国古代的高丽参是如今朝鲜半岛的高丽参吗?历史的错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韩国的高丽参如今已近成了韩国的名片。近些年来,高丽参却一直占据产业高端,其整体销售价格比中国人生一度高出15倍之多。[3]而韩国高丽参的火爆也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推广,这也给我们打出中国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红参果什么时候开花?

红参果在2月底至3月初开始发芽,花期在5月初至8月底,一边开花,一边结果,一边成熟,每个分枝连续结果4个左右,间隔3-4枝节又连续结果3-4个,如此反复,鲜果成熟期在7月中旬至11月上旬,遇霜即落叶蔓枯进入冬眠,当年栽当年结果,当年亩产鲜果500公斤左右,3年苗木亩产1500公斤左右,每年7月-11月鲜果陆续上市,大棚栽培四季有果,经济效益更高,经储藏供货期可延长数月。

3、红参的形状?
红参(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直立,每年增生一节,通称“芦头”,有时其上生一至数条不定根(芋)。主根粗壮,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掌状复叶轮生茎端,复叶有长柄,小叶片多为5,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沿脉有稀疏刚毛。伞形花序顶生。核果。种子2。红参为五加科人参的栽培品经过蒸制后的干燥根及根茎,于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红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价格较高,中药材市场上存在许多与红参相似的伪品。

4、五指参栽培方法?

人参的种植时间:   

人参种子在采下来均可进行播种,需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人参种子根据种子的发育程度和气候特点,分为三个播种时间:春播、夏播(伏播)、秋播三个时期。春播:4月下旬左右,当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播种。催芽种子春播,当年可出苗。也可播种干子,翌年春出苗,但因播种后需要管理,故多不采用。夏播:又称之为伏播,多播种千子。无霜期短的地区要求在6月底播完。无霜期较长的地区,播干子可延迟到7月上、中旬。播水子,要在8月上旬以前播完为好,否则影响翌年人参的出苗。秋播:秋季播种,多于10月中、下旬播种催芽的种子。

二、人参的种植方法:   

1.选地:选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性、渗透性均良好,呈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的荒山荒地或田园地,砂质壤土或壤土为最好,高温多湿、易干旱和排水不良土地不宜栽种。   

2.整地:无论是选用生荒地或熟耕地,均应提前一年进行整翻地,其后休闲一年,此一年中多次耕翻,使土壤熟化,并结合耕翻施入适宜的基肥,栽种参前一个月左右,起土成垅,进而多次倒垅,打碎土块,拣除杂物。   

3.做床:做床前应先选择好“阳口”(人参遮荫棒的高檐方向),一般东北产区采用“东北阳”(即荫棚高檐朝向东北)或“东阳”,关内各省宜采用“北阳”,参床一般做成宽110-130厘米,高25-30厘米,长任意确定,常取10-30m,床与床宽度方向的间距为作业道的宽度,一般宽150-300厘米,床上要耙细,床面做成龟背形高畦。做床同时可施人底肥,以腐熟的树叶或绿肥为好,也可适当掺人一些鹿粪、猪粪等农家肥料,但必须经充分腐熟,每平方米施肥量为腐叶肥5千克左右加绿肥6-8千克,再加用饼肥1.5-2千克,若用鹿粪、猪粪、羊粪等肥2-4千克即可,另外每平方米可加施过磷酸钙0.3千克左右。   

4.松土:春季解冻后,应轻轻整松床面表土,提高土壤温度,一年生长期中,要进行3-4次松土除草,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6月、8月,过湿过干地块及降雨异常年份,增加松土次数,人参向光性很强,植株因向光面向栅外伸出,常培土使植株直立。

5.遮荫:人参怕强光暴晒,故要遮荫,产区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参苗出土一半以上时,可以盘架子上帘做荫棚,常有全荫棚、单透棚、双透棚等,现采用全荫棚较为普遍,遮荫棚的规格取决于所遮人参参龄的大小,当地气候条件及所处地形条件而定。一般低龄参,荫棚前檐立柱高80-100厘米,后檐立柱高50-70厘米,大龄参,其荫棚前檐立柱高100-120厘米,后檐立柱高70-90厘米,棚宽180-200厘米,栅盖可用芦苇、茅草、秸秆、谷草、苫芳草等覆盖。   

6.调阳:盛夏光照强烈、气温很高,需采用一些辅助遮荫措施,用带树叶的鲜树枝插在荫棚前檐及侧面地上,俗称“插花”,或将树枝挂在荫棚檐边上,即称“挂花”,亦可以用秫秸、芦苇等打成稀疏的帘子挂在前檐,将强光变成疏光进入荫棚。   

7.摘蕾:人参生长到3年以后开花结实,除留种外,一般在5月中旬前后选晴天全部摘除花蕾。   

8.采种:3年生开始开花结实,采种子影响人参的产量和质量,一般采取隔年采种,不采种的年头要摘花蕾,人参果陆续成熟,应随熟随采(果鲜红色为成熟),将果皮、果肉搓洗掉(果皮、果肉及第一遍洗种子水均应留作加工人参膏等成品用),洗出的种子稍晾即可作水籽伏播,如不用,应晾干后贮存,参种应阴干,日光暴晒会降低出芽率。

9.越冬:越冬前的10月中、下旬,“霜降”前后人参茎叶接近枯萎时,靠根际参株割掉,园内畦面乱草覆盖运出参园,深埋或烧掉,畦上盖草或旧草帘子或用作业道中土刨起来盖在其上约5-8厘米后即可,以减少因受雨雪而减少春早及早春暖和出苗太早,入冬前,在床面上铺一层树叶或碎草,其上用土压住,翌年春季参苗已萌动而尚未出土时再撤除覆盖物。   

10.收获:人参长到4-6年便可采收,采收时间在秋末“霜降”前后,人参地上部植株变枯黄时进行,方法是先拆参棚,剪掉地上部茎叶,刨去参床两侧的土壤,然后分段横畦刨挖,要深刨并且深浅一致,避免造成少须、断根现象,采挖出的人参抖掉泥土,立即运回,及时加工,防止干燥或发霉,加工成品一般有六类24个品种,方法很多,加工工艺多种多样,根据人参的质地,可分别加工成红参、生晒参、糖参等多种人参商品。

5、胡萝卜冷棚种植方法?
胡萝卜一般春季采种,秋季露地栽培,春季栽培易抽薹。选用耐抽薹的品种,早春利用小拱棚覆盖反季节栽培,盛夏上市,亩产可达3500~40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春季胡萝卜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胡萝卜为根菜类蔬菜,应避开黏性土壤、连茬地块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对幼苗出土、生长发育及根的膨大十分有利。

播前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亩施圈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或施用撒可富30~40公斤,撒匀耕翻,耕层深度25厘米左右,整平后做畦。

二、适期播种

确定适宜播期是获得春胡萝卜高产高效的关键,胡萝卜春播过早容易抽薹,过晚播种导致肉质根膨大处在25℃以上的高温期,易产生大量畸形根,影响品质。胡萝卜肉质根膨大的适宜温度在18℃~25℃,为了避开后期高温,应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尽量早播。一般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日平均气温达到14.5℃时即可播种。

三、品种选择

根据早春气候寒冷和春播胡萝卜易抽薹的特点,春播应采用冬性较强耐抽薹的品种,并且要根据当地市场消费特点,选择市场消费对路、品质好、产量高,中早熟的品种。一般京、津、沪等大中城市消费宜选用果皮、果肉及中心柱全红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主要是由国外引进,如日本黑田五寸、改良黑田五寸、广岛、映山红等。还有我国传统农家品种小顶红、扎地红等地方胡萝卜品种。

四、浸种催芽

由于胡萝卜种子发芽率较低,一般只有65%~70%,如果发芽条件差或采用陈种子,则发芽率更低。早春小拱棚胡萝卜因气温低,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土。为了保证胡萝卜种子出苗整齐和幼苗茁壮,可采用浸种催芽后再播种,可提早出苗5~6天。方法是:播种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将种子放在30℃~40℃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后放在湿布包中,置于25℃~30℃下催芽,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一次,保持种子湿润和温湿度均匀,3~4天待大部分种子露白芽后播种。精细加工发芽率高的种子一般亩用种量300克。

五、播种扣棚

由于春季干旱少雨,播种时可做平畦开沟撒播。一般畦宽2米,净畦面宽约1.8米左右,可播种8~10行,即行距18~22厘米,开沟深约2厘米。为了播种均匀,可掺沙土撒播。播后覆土,搂平镇压。然后浇水,水渗后贴畦面覆盖地膜,跨畦面插竹竿拱架,覆盖棚膜,四周压严。

六、棚内温度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温度应高些,棚内温度可控制在28℃~30℃,白天应尽量提高棚内温度,一般播后10天左右出苗,出苗前应及时撤去地膜,出苗后视天气情况适当放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白天为20℃~25℃,夜晚气地温尚低,密闭风口,以保温为主。

七、除草间苗

一般出苗后20天左右,选晴好天气,午后开棚进行间苗,将过密苗、劣苗及杂草及时拔去。第一次间苗在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苗距3~4厘米,第二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6~7叶时定苗,苗距在8~10厘米,间苗后随即将棚盖好。为防杂草及时中耕除草,可在播种2~3天杂草露芽时,用50%氟乐灵喷雾除草。中耕时注意培土,防止肉质根顶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

八、水肥管理

播种后浇透水,幼苗期基本不浇水进行蹲苗。撤棚后开始浇第一水,并随水施尿素每亩10公斤。胡萝卜肉质根手指粗时进入膨大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地皮见湿见干,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钾2~3次,每次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5公斤。

九、收获

胡萝卜成熟时表现为叶片不再生长,不见新叶,下部叶片变黄,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收获。如有0℃~3℃冷库,采收后贮存,可供应整个夏季,或进一步深加工出口创汇。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zhongzhijs/58917.html"
上一篇 辣椒红色素使用比例 辣椒红色素兑水的比例?
下一篇 如何让辣椒快速变红的方法 辣椒催红的正确方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