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中、下旬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用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200倍液喷洒地面,或用25%辛硫磷微胶囊200倍或5%辛硫磷颗粒剂100倍撒地面,然后浅翻,杀死越冬成虫或幼虫,药效可维持1~2个月,并兼治其他在土内越冬害虫,撒药后覆地膜效果更好。
在成虫发生期可用40%乙酰甲胺磷300~35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均可防治。
2、苏云金杆菌喷青菜后几天能吃?苏云金杆菌喷青菜后3-7天才能吃。
苏云金杆菌可以与吡虫啉混合使用。苏云金杆菌可以和阿维菌素、氟铃脲、吡虫啉、杀虫单、川楝素、杀虫双、灭多威、灭虫脲、高效氯氰菊酯、抑太保、苦皮藤、氰戊菊酯、敌百虫、硫丹、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以及三唑酮、井岗霉素、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等杀菌剂混合使用。苏云金杆菌没有安全间隔期限制,但为了保证安全,最好在用药后3-7天再食用。
3、专治花椒蚜虫的特效药?吡虫啉加高效氯氢菊酯防治效果好。
花椒蚜虫预防为主,用生物防治。
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溶液,还可用44%丙溴磷乳油1300倍溶液,或者可用20%灭多威乳油1300倍溶液,或者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溶液,或者用10%吡虫啉粉剂3000倍溶液,或者还可以用5%高效氯氰酯1300倍溶液,均匀喷雾。为了提高药效,可依据所使用的农药性质,在药剂中添加200~300倍的洗衣粉、柴油或者碳酸氢铵。
蚜虫可以用阿维菌素生物防治,也可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化学防止方法。
可用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洒。
苦参碱、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甲氰菊酯等都能防治蚜虫。
花椒蚜虫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防治。
爆发初期使用扑刻除1000~2000倍+矿物油1000倍进行防治,对卵、若虫、成虫均有效,10~15天后再用一次,连续使用两次,能有效控制蚜虫。扑刻除的有效成分能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传向新长出了枝条及叶片,使其免受危害。对蚜虫进行防治时注意合理用药,轮换用药。蚜虫爆发期时可混配烯啶虫胺等速效性较好的药剂进行防治。
花椒蚜虫可以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防治。
主要用作物杀虫剂还可以用自制家庭喷雾只是效果会比较慢市面上销售的杀虫剂见效快。
4、梨木虱大面积爆发后如何用药?梨木虱是刺吸式口器,所以选用针对刺吸害虫的药,药剂可选用25%阿克泰5000~6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2000倍液。次,即可基本控制为害。
另外,第一代若虫发生比较整齐,此时喷布50%久效磷3000倍淮或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也可收到很好防效。另外用阿维类的也可以。
5、高效氯氟氰菊酯最佳搭配?配方一: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酮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的搭配,是目前防治蚧壳虫比较常用的一个配方,成本比较低,高效氯氟氰菊酯有触杀的作用,噻秦酮可以抑制蚧壳虫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使其死亡,持效期长,二者搭配确实不错。
这个配方对于低抗性的蚧壳虫,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往年就不好治的蚧壳虫,就不建议使用这个配方,目前害虫对它抗性比较严重!使用时可以再加入啶虫脒提高效果!喷雾时,2.5%的高氯建议按照500倍,25%的噻嗪酮按照750倍使用,能保证效果。
配方二:啶虫脒+吡丙醚
使用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和吡丙醚搭配防治蚧壳虫,也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防治蚧壳虫的组合,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有触杀的作用;吡丙醚可以抑制蚧壳虫的蜕皮过程,使它无法进行正常的发育繁殖,持效期长,但是死虫速度比较慢,二者搭配速效加持效,用一次能管50到60天。
吡丙醚不仅能防蚧壳虫,还具有杀卵的作用,对蚜虫、蓟马、食心虫的虫卵都有效。我们除了可以选择吡丙醚单剂以外,还可以选择高氯.吡丙醚、甲维.吡丙醚等复配方案更高效!防治蚧壳虫时,推荐使用20%的啶虫脒1500倍,搭配10%的吡丙醚2000倍喷雾,会有不错的效果!
配方三:噻虫嗪+螺虫乙酯
噻虫嗪和螺虫乙酯搭配防治蚧壳虫,是很经典的一个配方,它的弊端是成本偏高,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本身对蚧壳虫就有效,而螺虫乙酯有超强内吸性,可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蚧壳虫吸食植物汁液,就会中毒灭亡,二者搭配,持效期比前两个配方要明显延长。
实际使用时,25%的噻虫嗪1500倍,搭配22.5%的螺虫乙酯2000-2500倍,会有不错的效果。
配方四:氟啶虫胺腈+菊酯类杀虫剂
氟啶虫胺腈,随着杀扑磷的禁用,这个成分已逐渐开始用来防止蚧壳虫,它登记的方向是柑橘的矢尖蚧,成本比较高,但是蚧壳虫目前抗性一般,有不错的内吸特性,提前使用效果更好。搭配上菊酯类杀虫剂,能明显提高速效性。
使用氟啶虫胺腈防治蚧壳虫,推荐22%的氟啶虫胺腈按照3000到4000倍喷雾,外加10%的顺式氯氰菊酯1500倍,有不错的效果。
配方五:螺虫乙酯+吡丙醚/噻嗪酮
有一些抗性高的区域,会把螺虫乙酯和吡丙醚或噻嗪酮搭配起来使用,这个配方确实不错,但是缺点在于速度太慢,建议搭配菊酯类或者烟碱类杀虫剂,而且这个配方成本也非常高。
我们在使用以上配方的时候,还要注意方法,一方面渗透剂绝对不能少,矿物油、植物油尽管加,因为蚧壳虫表面有厚厚的蜡质层,会阻挡药效的发挥; 要注意用药的时间,蚧壳虫刚发生的时候用药最好,如果你的蚧壳虫治不住,可以参考我上面提的五个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