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在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隔1O天左右喷洒1次,连喷3~4次;结合整枝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浸染源。
(2)锈病的防治:在生长季节喷洒25%粉秀宁1500倍液,或喷洒敌锈钠250~300倍液,或波美O.2~0.3度的石硫合剂等农药有较好的效果。
(3)立枯病、根腐病要进行土壤消毒,用1%福尔马林处理土壤,或将培养土放锅内蒸1小时;发病初期用50%福尔马林液或用70%: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O分钟。
(4)白绢病、菌核病的防治用70%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5~8克,拌30倍细土施入土中;选用无病种苗或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O分钟。
(5)煤烟病的防治:在发病后,用清水擦洗患病枝叶和喷洒50%多菌灵500~800倍液。
2、苍术的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地,施基肥再耕,细耙整平,作成宽1米的畦。
2、播种育苗
在4月下旬育苗,条播在畦面横向开沟,沟距20-25厘米、沟深为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于沟中,然后覆土。撒播直接在畦面上均匀撒上种子,覆土2-3厘米。亩用种3-4公斤,播后都应在上面盖一层稻草。
3、移栽
苗高10厘米左右即可定植,以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进行,栽后覆土压紧并浇水。一般在阴雨天或午后定植易成活。
4、田间管理
幼苗期应勤除草松土,定植后注意中耕除草。如天气干旱,要适时灌水,也可以结合追肥一起进行。一般每年追肥3次,结合培土,防止倒伏。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烂根死苗、降低产量和品质。
5、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5、6月发病。防治方法:要注意开沟排水,发展病株立即拔除,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石灰水落浇。
虫害有蚜虫危害叶片和嫩梢,尤以春夏季最为亚重,另有小地老虎为害。可用化学药剂,或用1:1:10烟草石灰水防治。
3、苹果谢花后打什么退菌药?苹果树病虫害防治用药明细
一:3月下旬——4月上旬
清园:辛菌胺400倍+48%毒死蜱800倍淋喷。
可用杀虫剂还有:1%甲维盐1000倍。
腐烂病;刮除病斑后用“腐愈康”膏剂涂抹
轮纹病:刮除粗树皮后用辛菌胺清园后,再用50倍或100倍喷树干,参考产品说明书。
二:花序分离初期
此期是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期,花期不要喷药。
80%代森锰锌800倍+43%戊唑醇5000倍或多抗霉素+25%吡虫啉2000倍+毒死蜱+国光硼。
三:谢花后
3%多抗霉素800倍—1000倍+戊唑醇5000倍+80%代森锰锌+糖醇钙+甲维高氯。
谢花后到套袋前看情况与其他杀菌剂和糖醇钙再打一次。寒流天可用花芽防冻剂。
4、黄花菜种子的种植方法?1、选地整地
播种黄花菜的时候,需要选择温暖、排水性好的沙壤土中种植,在播种前,要对土块进行深耕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对于根系生长很有利,整地的时候需要做好整平、打埂、修渠作畦等工作,畦宽以1-1.5m为宜,畦长不限,以方便为原则。
2、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应该在温暖的时候进行,需要准备好苗床,播种后,浇好水肥和肥力,利于种子快速长出幼苗,然后再进行移栽,但是播种育苗成活率非常低,而且后期黄花菜的产量也不高。
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当种植出的种子长出苗后,即可进行移栽了,移栽好后,要及时浇好定根水,并用草木灰盖蔸,成活后用腐熟的农家肥对水淋蔸作定根肥。
4、科学施肥浇水
在多雨的季节,要注意进行排灌,及时做好黄花菜地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在干旱季节,要注意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黄花菜采收时期,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入三元复合肥,另外,在抽薹始期喷施花朵壮蒂灵,还可以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对于高产很有意义。
5、病虫害防治
黄花菜主要多发的是蚜虫和叶斑病。所以种植朋友们平时要多注意家禽水肥管理,提高黄花菜的抗病能力,如果发生了叶斑病,就需要使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如果出现了蚜虫,可以使用40%乐果乳剂1200~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效果非常不错。
6、采收
采收时间宜花蕾饱满未开放的时候进行,采摘过早过晚均不好,会影响黄花菜的商品品质,另外,如果种植户采摘后的黄花菜,要及时蒸制,以防咧嘴开花。
5、地黄怎么繁殖?1 选地整地施肥
地黄喜温暖气候,较耐寒。栽培地黄应选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疏松的微碱性壤土和砂壤地块 。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不宜选豆类、马铃薯等茄科及瓜类等葫芦科作物。
地块选定以后,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提高土壤肥力。于开春土壤解冻后旋耕耙耱,做到深、细、平、净,上虚下实,地 面平整,便于起垄覆膜。
2 起垄覆膜
2.1 人工起垄覆膜
采用春季顶凌起垄覆膜,即 3 月上旬土壤解冻后即刻进行。在整好的地块上,按照带幅 110 cm 划行,用步犁或起垄器起垄,要求一幅只起一个垄,垄底宽 110 cm ,垄面宽80 cm ,垄高 15 cm ,用耙子将垄面整平。选用 厚度为 0.008~0.010 mm 、宽度为 120 cm 的聚乙烯地膜覆盖,垄面每隔 2~3 m 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膜与膜相接处在垄沟中间,用土压实。
2.2 机械起垄覆膜
3 月上旬土壤解冻后,在整好的地块上,起垄覆膜,选用厚度为 0.008~0.010 mm 、宽度为 120 cm 的聚乙烯地膜覆盖,垄底宽 110 cm 、垄面宽 80 cm ,垄高 15 cm ,膜与膜相接处在垄沟中间 ,用土压实。在机械起垄覆膜的同时,人工在垄面每隔 2~3 m 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
地黄全膜垄作丰产栽培技术(地黄怎么栽培?
3 品种选择
适宜环县种植的地黄品种有金皇后、北京 1 号、北京2 号、北京 3 号、温 85-5 、沁怀 1 号和生津 1 号等。这些品种抗旱耐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
4 种子处理
种植地黄一般采用块根折断繁殖法,即无性繁殖,种子要求必须为脱毒种子。由于地黄极易感染病毒病,感病后,叶片变形皱缩、卷曲、植株变小,光合作用下降,产量降低。采用 脱毒种子能够提高品质和产量 。 种植地黄必须到种子部门购买脱毒原种或一级良种。种子要挑选直径 0.8~1.0 cm 、新鲜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的脱毒块根作种。播种前,将其 放到温暖处催芽 20~30 d ,打破休眠期,播种时将其折成带有 3~5 个芽眼 4~5 cm 的小段,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在弱光下晾晒 2~3 h 后栽种。
5 适期播种
环县地黄播种时间一般为 4 月 15 — 30 日,地黄从播种到出苗需 25~30 d ,地温越低出苗时间越长。播种过早,地温低,易发生烂种现象,造成缺苗断垄;播种过迟,生长期延迟,影响产量。
用口径 5~6 cm 的小铲破膜播种,用小铲垂直破开地膜,并破土深 6~7 cm ,将其豁开,用小铲将土挡住,将种子平放于穴中,抽出小铲,用土将种子压实。在破口处膜下取出细土将破口压实,或用压土腰带的土将破口压实 ,以利保墒增温,防止大风揭膜,提高出苗率。一般 1 垄播种 3 行,播深5~6 cm ,株距 30~35 cm ,行距 25~30 cm ,行与行间参差交错播种,保苗 7.5 万 ~9.5 万株 /hm 2 。
地黄全膜垄作丰产栽培技术
6 田间管理
6.1 出苗期管理
地黄全膜垄作栽培播种 30 d 左右即可出苗,此时要在田间观察,及时破除板结,放苗、扶直、压土。发现有缺苗,及时补苗。
6.2 掐花
有些地黄品种开花较早,所以要及时掐除地黄花果,促进茎叶生长,增加产量。
6.3 追肥
地黄全生育期应追肥 2 次。第 1 次追肥在茎叶生长期,即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此时应以追施氮肥为主,促进茎叶生长,增加叶面积,一般追施尿素 150~225 kg/hm 2 。追施方法是用追肥枪在行与行间 3 株中间追施尿 素或尿素水溶液。
第 2 次追肥在块根膨大期,即 8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此时应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或磷酸二氢钾为主,促进块根膨大,增加产量,一般追施磷酸二铵 150~225 kg/hm 2 (追施方法同上)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病害
地黄常见病害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病毒病,地黄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600 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10~15 d 喷1 次,连续喷 3~4 次。
地黄轮纹病在 6 — 8 月为盛发期,主要危害叶片,后期中心略呈褐色或紫褐色,有同心轮纹,严重时病叶枯死。发病初期喷施波尔多液,发病盛期喷施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倍液防治, 10~15 d 喷施 1 次,连续喷 2~3 次。
地黄枯萎病,又称根腐病, 5 月开始发病, 6 — 7 月发病严重,危害根部和地上茎。发病初期叶柄呈水浸状褐色斑,叶柄腐烂,地上部枯萎下垂。可用 50% 多菌灵 1 000 倍液浸种预防;发病初期用 50% 退菌特 1 000~1 5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 1 000 倍液灌根, 7~10 d 灌 1 次,连续灌 2~3 次; 7 月以后,可用 58% 雷多米尔、 50% 多菌灵等 600~800 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7~10 d 喷施 1 次,连续喷 2~3 次。
7.2 虫害
地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红蜘蛛可选用0.9% 虫螨克 2 000~3 000 倍液,或威力特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蛴螬可用 80% 敌百虫可湿性粉剂 100 g 加少量水,拌炒过的麦麸或豆饼 5 kg ,于黄昏时分 撒施于垄间诱杀;或用 2.5% 功夫 1 500~2 000 倍液或 4.5% 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 倍液于黄昏时地面喷雾防治 。
7.3 除草
地黄植株矮小,田间杂草发生危害比较严重,全生育期人工除草 3 次以上。及时清除行间及膜下杂草,减少杂草与地黄争肥、争水、争光,以免影响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