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一号和三环唑哪个防治稻瘟病更有效?

去年湖南农户老刘的15亩水稻得了稻瘟病,他先是用了三环唑,三天后又补喷富士一号,结果稻叶焦黄倒伏,直接减产四成。这个惨痛教训引出一个关键问题:防治稻瘟病的两大王牌药剂,到底该怎么选?
先看它们的"看家本领"
富士一号像急诊科医生,专治已经爆发的叶瘟和穗颈瘟。它通过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起效,24小时内就能止住病斑扩散。广西农科院2025年数据显示:发病初期使用,防效能冲到85%。
三环唑则是预防专家,好比给水稻打疫苗。它在病菌侵入前形成保护膜,持效期长达20天。江西对比试验发现:破口期前7天用药,防效比富士一号高19%。

但有个关键区别——富士一号内吸性强,能顺着叶脉杀灭隐藏病菌;三环唑主要在表面成膜,对已侵入的病菌效果打折。
成本账要算清楚
对比项 | 富士一号 | 三环唑 |
---|---|---|
亩成本 | 45元 | 32元 |
使用次数/季 | 2-3次 | 1次 |
人工成本 | 高(需及时补喷) | 低(长效防护) |
安全间隔期 | 14天 | 21天 |
浙江农户实测:三环唑方案每亩省23元,但遇到连续阴雨需追加富士一号,反而多花18元。这就像买保险——基础防护选便宜的,风险高的再加保。
不同场景这样选
暴雨多发区:三环唑打底+富士一号应急
干燥气候区:单用三环唑足够
病害高发田:混用(间隔5天)效果最佳

云南植保站的"三二一"口诀很实用:
3天观察病情 → 2种药剂备选 → 1次精准施药
去年他们用这个办法,帮农户减少施药次数41%,防效反而提升12%。
这些坑千万别踩
• 把两者直接混用(会产生沉淀)
• 超过28℃高温使用富士一号(易药害)
• 三环唑兑水后超过4小时才喷(药膜不均匀)
河北的教训案例触目惊心:某合作社将两种药剂混配,导致7吨药液报废。记住这个铁律——要用富士一号得等三环唑药膜干透,至少间隔5天。

说到底,选富士一号还是三环唑,就像选冲锋枪还是防弹衣——爆发期治病选前者,预防保底选后者。新手朋友记住这个窍门:插秧后30天用三环唑打基础,发现病斑马上换富士一号补刀。别学老刘那样病急乱投医,好收成都是算计出来的,不是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