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首先来说苯醚甲环唑,它是一种三唑类的杀菌剂,它不仅具有内吸渗透性强、作物吸收速度快、防治病害范围广、耐雨刷性强、药物有效期长、使用安全系数高的特点,而且在各类作物上防治病害时同时兼预防、治疗、保护的多重效果,同时,它不仅能够被作物的根、茎、叶、花、果所吸收,而且使用后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即使喷到作物的新叶、花朵、幼果上也不容易发生药害。
2、苯醚甲环唑和苯甲吡唑酯区别?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为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三唑类杀菌剂中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杀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全面替代代森锰锌、百菌清、甲托、多菌灵、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等常规杀菌剂。
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立枯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蔓枯病等100多种病害。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杀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杀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茎枯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1~2次即可。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1~2次。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疽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喷雾1~2次。3、苯甲丙环唑和咇唑醚菌酯复配在小麦的用量?
苯甲丙环唑在小麦上的稀释倍数是3000至4000倍。
苯甲丙环唑,属于三唑类除菌剂,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产品。兼具了苯醚甲环唑的广谱性和丙环唑的速效性,是农业作物中广泛使用的除菌剂。
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拌种的时候,一般用量为每15-20ml加水30kg。吡唑醚菌酯是一种优秀的光谱杀菌剂,对小麦的白粉病、锈病、黑穗病和赤霉病等都有防治和根除的效果,是一种防治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
4、大姜用什么杀菌剂最好?1. 辣椒水:将辣椒浸泡在水中,制成辣椒水,可以用来喷洒在生姜上,对一些害虫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2. 洋葱水:将洋葱切碎,浸泡在水中,制成洋葱水,同样可以用来喷洒在生姜上,对一些害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菊花水:将菊花浸泡在水中,制成菊花水,可以用来喷洒在生姜上,具有一定的杀虫和驱赶害虫的作用。
4. 红蜘蛛捕蝇草:这是一种天然的捕蝇草,可以吸引并捕捉一些害虫,对于生姜的害虫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农药之前,务必详细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遵循农药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定期检查和清除生姜上的杂草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5、苯醚甲环唑与苯甲吡唑酯哪种好些?苯甲?吡唑酯好。
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两种药物复配而成的,是一种三唑类的杀菌剂,不仅具有内吸渗透性强、作物吸收速度快、防治病害范围广、耐雨刷性强、药物有效期长、使用安全系数高的特点,而且在各类作物上防治病害时同时兼预防、治疗、保护的多重效果。
相比于苯醚甲环唑杀菌谱更广,杀菌作用更强,对作物更安全,对环境友好。
苯甲?吡唑酯的剂型主要有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剂四种类型,在配方含量上主要有25%、30%、35%、40%、50%五大种类,比如说30%苯甲?吡唑酯可湿性粉剂、35%含量的苯甲?吡唑酯悬浮剂、40%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50%苯甲?吡唑酯乳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