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增效作用最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000~2000 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2、戊唑醇在叶菜上的使用?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内吸治疗性广谱低毒,杀菌活性高,持效期长。使用后,既可杀灭作物表面或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植物体内向顶(上)传导,进而杀死作物内部的病菌。其杀菌机理是通过抑制病菌细胞膜上的去甲基化,使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而导致病菌死亡。另外,该药不仅可有效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还可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产量提高等。戊唑醇对鱼中等毒性,对鸟低毒,对蜜蜂无毒,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戊唑醇常与福美双、克菌丹、烯肟菌胺、、腈菌唑、三唑酮、咪鲜胺等杀菌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
戊唑醇适用于多种瓜果蔬菜,对许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中主要应用于防治:黄瓜的、、,西瓜、甜瓜、南瓜及苦瓜的、,茄子的、褐纹病、,辣椒的、,番茄(灰、胡麻等),芸豆、豇豆、豌豆等豆类蔬菜的、、、,芹菜,芦笋的茎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黑斑病、白斑病,葱、洋葱及蒜的紫斑病,菜用花生的叶斑病(、黑斑病、灰斑病、网斑病)、,菜用大豆的白粉病、、叶斑病,菜用麻山药等。
戊唑醇在瓜果蔬菜上主要应用于喷雾,单一连续多次使用易诱发病菌产生抗药性,应注意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或混合使用。
、、炭疽病从初见病斑时或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天左右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喷3 ---4次。一般使用430克/升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5%乳油或250克/升水乳剂或25%水乳剂或25%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
3、李子表面有密密麻麻的黑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区分具体的李子品种,不是所有品种的李子表面都有密密麻麻的黑点。1,对于普通的鲜食李子,它们的表面通常是比较光滑的,不会出现黑点,除非李子受到了虫害或病害导致表面出现黑斑,这时候可以选择不带黑斑的李子。2,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李子品种,比如说黄桃李子等,它们的表面可能会有许多细小的黑点或粉末状物,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食用,并且这些特定品种也具有一些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4、戊唑醇套袋前能用吗?不能。套袋后使用的。
戊唑醇是目前三唑类杀菌剂中用量最大的,它活性高,成本低,持效期长,对桃子和葡萄的的多种果实病害和除霜霉病以外的叶斑病害均有效。
戊唑醇具有较强的生长调节作用,不建议在临近开花至果实停止膨大之前使用,对于长势比较旺的桃子可在套袋后使用,一般不会抑制果实膨大,还可以协同控旺。
430g/升的戊唑醇可在临近上色期喷雾防治桃子的炭疽病,房枯病等晚期病害,加大浓度使用时对促进上色有帮助。
对于不套袋的葡萄可在硬核期以后使用戊唑醇,可以防治白腐病。
综上所述可见,喹啉铜和戊唑醇的混配剂可以在葡萄的套袋后使用,但须现配现用!
5、戊唑醇是碱性还是酸性?戊唑醇是酸性农药
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的广谱剂,具有效果好、药效时间长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于小麦散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油菜菌核病,还可以用于禾谷类作物的锈病、根腐病、白粉病、赤霉病以及园林植物的叶斑病、黑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等。戊唑醇一般不能和酸性或碱性一起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