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以及中亚西亚和土耳其一带,十九世纪传入我国。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欧洲,M.P.Cato已记载了苹果的品种。其后,罗马人开始栽培,并有嫁接繁殖。
十八世纪J.B. 蒙氏及T.A已利用自然杂交进行实生苗选育,逐步推广栽培。
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移民把苹果传入美洲,在美洲又培育了不少新品种。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苹果,乃传入亚洲。此后,大洋洲、非洲也都相继引入苹果。近百年来,世界五大洲先后有了苹果栽培。
最早期的欧洲人已食用苹果,并对之进行了改良和选育,一些品种早 见于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欧洲已知品种达数百个。
随着北美的移民浪潮,实生苗苹果品种也到处传播,变成当地传奇人物的巡回使者,在苹果的传播中起了主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约翰·查普曼,他绰号“苹果佬”,在俄亥俄及印第安纳广泛种植苹果。
印第安人和设陷阱捕兽者可能也传播了苹果。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
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
晋代中国种植苹果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了。
宋人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已有咏苹婆果诗云:“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绿柰”,而且“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李时珍《洁可玩,香闻数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见《群芳谱》)。
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
欧洲苹果先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一带落户[3] 。
2、苹果的原产地是哪里呢?1、苹果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奈”就是红苹果,可见中国种植苹果历史悠久。“柰”作为文字记录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楟柰厚朴,梬枣杨梅”。其中“柰”多数学者认为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
2、“苹果”一词在明朝后期已经出现,但在清朝它仍与“频婆(果)”、“苹婆(果)”等名称混用,抑或是写作“频果”。19世纪中叶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并逐渐取代了中国的绵苹果。欧洲苹果首先在山东烟台落户,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山东青岛和辽宁南部又相继引种,并开始进行经济栽培。直至今日,种植的苹果都是经过多次的变革得来的。
3、望乡红苹果品种?望香红苹果在原产地辽南瓦房店,4月上旬花芽萌动;4月末至5月初始花,5月上旬盛花,花期6~8 天;9月上旬果实着色,10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需160天。叶芽4月20日前后萌动,11月中旬完全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210 天左右。
望香红果实近圆形,端正而整齐,光洁而平滑,顶部有棱起,平均单果重为240 g以上, 果皮薄而全红,果点多而细小,美观艳丽, 果形指数0.84 ,果肉为黄白色,果汁中多,酥脆香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11%、可溶性糖10.27%、可滴定酸0.32%,品质优。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均优,经济性状与商品性状俱佳。
4、望香红苹果品种介绍?望香红苹果是一个苹果的新品种,并且是属于晚熟的优良品种。望香红的果实近圆形,非常的端正,表面圆滑、光洁,平均单果重为240克,果皮比较的薄,颜色是全红色的,上面有很多小细点,里面的果肉颜色为黄白色。这个品种的品质非常的优良,能耐贮藏,风味香甜适口。5、瑞香红苹果的优点和缺点?
瑞香红苹果的优点
瑞香红苹果无疑是最“红”、最吸引眼球的了
1、容易着色。瑞香红很容易着色,上色效果要优于亲本红富士,低海拔地区也容易上色,果面全为鲜红色,艳丽诱人。
2、口感香甜。甜度上,瑞香红是甜酸口的苹果,更加偏甜一些,酸味比较小,瑞香红的含糖量在16%以上,糖酸比非常合适。
3、香气浓郁。瑞香红苹果最大的特点是香气非常浓郁,拿着瑞香红苹果远远地闻一闻,就有扑鼻的香气传来。瑞香红果肉中的香气物质总量为3127μg/kg,显著高于富士415μg/kg,是富士的7.5倍。
4、极耐贮藏。瑞香红非常的耐储藏,在常温下可以放置3个月,冷藏下可以放12个月,可以实现周年供应。
5、商品率高。瑞香红商品率基本是可以达到80%-90%左右,基本上除了虫咬的、有擦伤的,都是商品果。
6、免套袋栽培。瑞香红适用性、抗逆性和抗病性强,容易管理,可以少打
缺点:
瑞香红苹果一般果均重在245克,大果重量可以达到360克左右。瑞香红最大的缺点,就是个头属于中小型个头,完全没有晚熟苹果应该有的大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