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由杂草幼芽和幼小的次生根吸收,抑制其体内蛋白质合成,使杂草幼株肿大、畸形、色深绿,最终导致杂草死亡。丁草胺对油菜没有影响。
1、丁草胺是一种酰胺类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在使用中应该控制好用量,如果用药量过大,会导致发生药害,从而农作物会萎缩、严重直接会死亡。
2、丁草胺对鱼毒性较强,不能用于养鱼,稻田用药后的田水也不能排入鱼塘。
3、喷药要力求均匀,防止局部用药过多造成药害,或漏喷现象。
4、目前麦田除草一般不用丁草胺,如果用于菜地中,土壤水分过低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5、土壤有一定湿度时使用丁草胺效果好,旱田应在施药前浇水或喷水,以提高药效。
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控制用量、喷药要均匀、土壤要湿润、以及在稻田使用时田水不能排入鱼塘。
2、灭草松和割地草能配合使用?不能配合割地草一块使用,因为灭草松对水、旱田中苍耳、问荆、马齿苋、反枝苋、播娘蒿、荠菜、苘麻、鸭跖草(1~2叶期效果好,3叶期后药效明显下降)、地肤、繁缕、矮慈菇、野慈菇、雨久花、野舌草、多种莎草都有很好防效。
尤以对旱田中苍耳、水田中矮慈菇、野慈菇为,对问荆防效明显优于其它药剂,对水旱田中多种莎草有效,并表现出独特杀草活性。
到目前为止,在阔叶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安全性高的药剂就是灭草松,所以不能与灭草松使用。
3、经济实用的玉米地封闭除草剂?1、乙草胺
乙草胺是广谱常用除草剂,应用作物广,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都可使用。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除草剂之一。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
注意事项:用量过大或低温、降大雨会有药害。
2、莠去津
莠去津也叫阿特拉津,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苗圃、林地等旱田作物防除 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看麦娘、蓼、藜、十字花科、豆科杂草,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注意事项:持效期长,容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特别是对后茬阔叶作物,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等,影响比较大。莠去津是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芽后茎叶处理。使用中,干旱对药效发挥影响较大,主要作用于双子叶植物,侧重封闭,对大草效果比较不理想。
3、异丙甲草胺
异丙甲草胺可用大豆、玉米(包括爆裂玉米、甜玉米)、花生、马铃薯、棉花、南瓜、西瓜、甜菜、油菜、向日葵、亚麻、红麻、芝麻、红花、甘蔗等旱田作物,也可在姜和白菜等十字花科,茄科、伞形花科等蔬菜和果园、苗圃使用。
注意事项:用量过大、喷药不均或施药后降雨会产生药害。
4、施田补除草剂使用范围?施田补其他名称 杀草通、二甲戊乐灵、施田补(stomp)、胺硝草、除草通。
毒性 对人畜低毒。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050-1250毫克/公斤,兔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鸟类、蜜蜂低毒。
剂型 33%、50%乳油,3%、5%、10%颗粒剂。
特点 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除草剂。杂草通过幼芽、茎和根吸收药剂。对大多数旱田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效,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玉米、大豆、小麦、花生、棉花等多种旱地作物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齿苋、藜等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使用方法
1.玉米田 播种5天内,出苗前,每亩用33%乳油200-300毫升,对水35公斤,均匀喷布土表。或出苗后,杂草1-2叶期,每亩用33%乳油200-300毫升,对水35公斤,喷布杂草茎叶。
2.大豆田 播种前整好地,每亩用33%乳油200-300毫升,对水35公斤,均匀喷布土表。混土后即可播种。
注意事项
1.土壤沙性重,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不宜使用。易产生药害。
2.大豆田不能在播后施药。因易产生药害。
3.除草通对2叶期以内杂草有效,要适时用药
土豆田要谨慎使用
5、精喹禾灵与草除灵有什么区别?精喹禾灵和草除灵是两种不同的除草剂。精喹禾灵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新型旱田茎叶处理剂,主要针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作物间的杂草防治。草除灵则主要用于黑麦草草坪防除杂草。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作用机制:精喹禾灵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积累在顶端及居间分生,抑制细胞脂肪酸合成,使杂草坏死。而草除灵则主要通过抑制杂草光合作用达到除草目的。
杀草谱:精喹禾灵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作物间有高度的选择性,杀草谱相对较窄。草除灵则对各种类型的阔叶杂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精喹禾灵和草除灵的主要区别在于作用机制、杀草谱和用途。精喹禾灵主要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而草除灵则主要用于黑麦草草坪防除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