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芦苇怎么除?小麦收割前后除草方案对比

“老张往麦田喷了三年除草剂,芦苇反倒越长越旺!” 这事儿就发生在去年河南商丘的麦收季。今天咱们就掰扯明白,对付麦田里这打不死的"芦苇精",到底该用啥除草剂?啥时候用?咋用才不伤麦苗?看完保准您不再花冤枉钱!
一、基础扫盲:芦苇为啥这么难搞?
这货简直就是杂草界的"小强"! 芦苇的地下茎能钻到2米深,普通除草剂根本够不着它的老窝。就像2说的,它和小麦同属禾本科,常规除草剂压根分不清敌我。更气人的是,这玩意儿春天跟麦苗抢肥,夏天遮麦子阳光,秋收时比麦秆还高出一大截!

去年农科院实验发现:普通除草剂对芦苇的灭杀率不足30%,但用对方法能提升到90%以上。关键得选内吸传导型+根除型的黄金组合,比如1推荐的草甘膦+高效氟吡甲禾灵套餐。
二、作战时间表(建议收藏)
小麦灌浆期 | 麦收前7天 | 麦收后 | |
---|---|---|---|
推荐药剂 | 41%草甘膦30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50ml | 32%滴酸草甘膦40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80ml | 41%草甘膦30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60ml |
兑水量 | 20公斤/亩 | 30公斤/亩 | 20公斤/亩 |
见效时间 | 5-7天 | 3-5天 | 7-10天 |
注意事项 | 选无风晴天上午 | 麦穗开始泛黄时 | 收割后立即喷药 |
成本 | 18元/亩 | 22元/亩 | 15元/亩 |
数据综合1、3、7实验 |
三、实战操作手册
1. 黄金配比公式
拿最常见的500ml喷雾器举例:
- 灌浆期配方:草甘膦7.5ml + 高效氟吡甲禾灵1.25ml + 清水491.25ml
- 麦收前配方:滴酸草甘膦10ml + 高效氟吡甲禾灵2ml + 清水488ml
记住口诀:"先药后水,二次稀释",就跟冲奶粉一个道理,不然容易结块烧苗。
2. 喷药手法三要点

- 角度:喷头与地面呈45度角,专打芦苇中下部
- 距离:离芦苇30-50cm,太近容易喷到麦穗
- 走位:倒着走Z字路线,避免踩踏喷过药的地方
5提醒,碰到超过80cm的"芦苇精",得先割到50cm再喷药。
3. 增效秘籍
往药液里加1%的洗衣粉(非浓缩型),能让灭杀率提升15%。原理就像给芦苇"敷面膜",打破叶面蜡质层让药液更好渗透。
四、避坑指南(血泪教训)
▶ 错把触杀当根除
4提到的百草枯就是个典型,喷完三天芦苇叶子黄了,地下的根茎反而憋着劲疯长。第二年春天冒出来的新苗更多更壮,纯属治标不治本。
▶ 麦收前乱用药
河北老李去年在小麦蜡熟中期(麦粒刚开始变硬)喷药,结果千亩麦田减产三成。正确时机是麦穗完全变黄、麦粒能用指甲掐出印的阶段,这时候喷药不影响灌浆。

▶ 忽视天气因素
湿度超70%的天气喷药=白给!药液会被露水稀释,还会顺着麦秆流到根部引发药害。最好选连续晴天3天以上,地表湿度计显示50%左右再动手。
五、平替方案推荐
1. 注射灭杀法
对付零星分布的芦苇,用10%草甘膦原液+医用针管,往割断的芦苇杆里注射5ml药液。这招虽然费时,但灭根率能达到98%,适合小面积精准打击。
2. 物理隔绝法
麦收后深翻土地时,在芦苇密集区铺黑色防草布。地表温度升到60℃以上,地下根茎直接"蒸桑拿"闷死,配合药剂使用效果翻倍。

小编观点
种了十五年麦的老把式说句话——除草剂不是万能药! 想要彻底消灭芦苇,必须做到三点:
① 选对药剂:草甘膦+高效氟吡甲禾灵是王道组合
② 掐准时机:小麦蜡熟中期到收割前7天是黄金窗口期
③ 环境整治:麦收后深翻晒垡+来年提前预防
最后送您个顺口溜:
"芦苇精,地下藏,普通药剂难除光
草甘膦,氟吡配,二次稀释要到位
灌浆期,看天喷,湿度过半就撤退
收割前,时机准,连根带叶全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