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灌水与喷水稀释:在打除草剂后发现麦苗发生药害后,立即对麦田进行灌水和喷淋清水,以此来稀释和冲施残留在土壤中和麦苗叶片中的药液。
2、及时追施速效肥料促长:在打除草剂后发现麦苗发生药害后,结合田间灌水、苗株喷淋清水及时追施速效性的肥料(如尿素、速效磷钾肥等),以此来刺激受害麦苗加速生长速度,进而尽快消除或缓解药害不利影响。
3、及时喷打解毒药物缓解:对于使用甲基二磺隆除草剂造成的麦苗药害,可以使用复硝酚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脂等复配氨基酸叶面肥一起喷施进行缓解;对于使用苯磺隆除草剂造成的麦苗药害,可以使用DA-6、活力素、芸苔素内酯等复配氨基酸叶面肥一起喷施进行缓解;对于使用二甲四氯除草剂造成的麦苗药害,可以使用赤霉素、萘乙酸、氨基酸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复配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一起喷施进行缓解;对于使用炔草酯除草剂造成的麦苗药害,可以使用萘乙酸、活力素、DA-6等复配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一起喷施进行缓解;对于使用唑草酮除草剂造成的麦苗药害,可以使用芸苔素内酯、海藻酸、腐殖酸等复配磷酸二氢钾一起喷施进行缓解。
2、氟唑炔草酯和2甲4氯钠和苯磺隆能混用吗?不建议混用。因为氟唑炔草酯、2甲4氯钠和苯磺隆均为农药,它们的成分和作用方式不同。如果混用,可能会导致剂量过大或不均衡,对作物或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毒性反应。 我们建议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配方,不要随意混用以免产生危害。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但必须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防止产生副作用。 应该在使用农药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定期检测土壤和水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3、苯磺隆除草剂能和胺鲜酯混用吗?不可以
苯磺隆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它可以被杂草的根部、叶部吸收,并在植株体内进行传导,敏感杂草在吸收药剂之后会立即停止生长,并且在1-3周后死亡,主要用于防除各种一年生的阔叶杂草。
苯磺隆主要用于防除各种一年生的阔叶杂草,对播娘蒿、荠菜、碎米荠菜、麦家公、藜、反枝苋等作物的效果较好。
4、小麦打了农药几天可以拔草?小麦打过一喷三防7天后能打灭草药。
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一次性喷施除虫剂、除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多种作用,是有效防治穗期病虫集中危害、增强小麦抗逆性、增加小麦粒重、促进小麦稳产增产关键技术,保产增产效果显著。
小麦除草剂使用方法
温度
1、一般在平均温度高于6℃时打除草剂的防治效果比较好,苯磺隆等药剂对温度敏感,在低温条件下,打药后的15至20天,甚至1个月后才会有较佳的防治效果。除草剂需要在晴天且气温稍高时使用,一般以上午10点或下午3点为宜,如果遇到土地干燥的话,打除草剂时需要加大用水量,才会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对小麦打除草剂不仅要掌握温度,还要掌握时间,一般小麦适宜打除草剂的时间是入冬前小麦分蘖期,以及第2年小麦拔节的初期,这2个时期打除草剂的防治效果比较好,对小麦也安全,如果时间晚效果就会比较差,其中“2,4至D丁酯”除草剂越早打越好,苯磺隆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使用较佳,可避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小麦除草剂使用,一般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方可进行,在气温在10℃左右时喷除效果最好。
组合配方
1、防治葎草、荠菜、麦家公、播娘蒿、离子草等阔叶杂草,可使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适宜用量为1g,或者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适宜用量为10g。
2、防治雀麦草,可使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适宜用量3至4g。
3、防治打碗花,可使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每亩适宜用量为50至70ml。
4、防治菵草、看麦娘,可使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每适宜亩用量为30至40g,或者10.8%精唑禾草灵乳油,每亩适宜用量为30至40ml。
5、防治雀麦草和阔叶杂草混生,每亩可使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至4g,混合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g。
6、以上配方每亩需要兑水60至80斤,可用喷药车、手压喷雾器均匀喷雾。
5、甲磺隆杀了多久能种庄稼?甲磺隆残效期一般为60天左右,而且苯磺隆,活性很高,一定不要过于超量使用。不少地区麦田施药晚,花生播种早,土质沙土,PH值偏高,苯磺隆降解慢,容易引起后茬花生药害,如果遇到干旱少水的情况病害加重。
含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主要通过水解作用降解。遇到大田为碱性土、用药当年降雨量少、土壤干旱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