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
二甲戊灵的功效:
1.二甲戊灵能苗后除草,但苗后处理活性低。
2.二甲戊灵是一种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但不能防止多年生杂草,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杂草幼芽将药液吸收后,与体内微管蛋白结合,从而抑制杂草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让杂草死亡。
二甲戊灵的使用禁忌:
1、有的作物不宜用药
二甲戊灵不能使用在种植有萝卜、甜瓜、西瓜、油菜、甜菜和菠菜等作物的土壤中,会对种子产生严重的药害。
2.不在作物芽苗期施药
几乎所有的作物,在芽苗期接触二甲戊灵都容易产生严重药害。 在用药时间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过迟,如用复配剂40%甲戊·乙草胺乳油用于生姜、棉花、玉米田的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于作物播后苗前施药,严禁在种子拱土期用药。
3.移栽前后谨慎用药
番茄、辣椒等茄果类作物对该药比较,通常在作物移栽前施药,移栽时尽量少动土,减少对土壤封闭药层的破坏。如果在移栽后施药,在田间进行定向喷雾,不能将药液喷到茄科类蔬菜作物上,尤其不能将药液喷到幼嫩的心叶上。
4.不在土壤干燥时用药
施药后土壤干燥时,难以形成良好的药土层,会影响防效。 为增加土壤吸附,减轻对作物的药害,在用药前应先浇水处理土壤后再施药,以增加土壤吸附量,减轻对作物的药害。
2、菠菜地用什么除草济除草对菜没有伤害?菠菜地下种前可以用“草甘霖”除草,菠菜生长期则要看具体长什么草,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菠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病毒病(1)症状特点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感染发病,田间病株常表现不同症状。其典型症状是嫩叶呈现浓淡绿色相间的斑驳、花叶,叶片平展而不皱缩。有的病株整株白叶片,基部向外褪绿,但叶尖仍为正常绿色。有的表现为叶脉黄化,稍透明,脉间仍为正常绿色,叶片皱缩。有的病株叶片变窄畸形,重者蕨叶状。还有的病株心叶皱缩成一团,植株矮化。由蚜虫及汁液传播。干旱、通风不良、杂草丛生地块发病重。(2)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②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及时浇水降低地温,改变田间小气候。 ③施足有机肥,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提高菠菜抗病力。 ④及时防治蚜虫。选喷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50%抗蚜威2000~300倍液等进行防治。 ⑤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3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10天左右喷一次,一般需连续喷洒2~3次。但由于菠菜生长时间短,一般发病后很少用药,关键在于幼苗期治蚜,搞好预防。 霜霉病在南方各菠菜种植区,发生率最高的病害是菠菜霜霉病。该病是由一种叫做菠菜霜霉菌的真菌引起的。田间危害症状表现为:主要危害叶片正面,病斑淡黄色,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直径3-17毫米,边缘不明显。病斑扩大后,互相连接成片,后期变褐枯死。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灰紫色霉层。病害从外叶逐渐向内叶发展,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干旱时病叶枯黄,湿度大时多腐烂,严重的整株叶片变黄枯死。在气温10摄氏度,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或种植密度大、积水及播种过早的情况下发病严重。由于菠菜霜霉病菌在越冬菜株、种子或在病叶内越冬,翌春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借风、雨水、农具、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由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防治菠菜霜霉病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灌水、降低田间湿度;2、选择抗病品种。可选用萨沃杂交种612号、621号、巴恩蒂、鲍纳斯和杜埃特等名优品种,也可采用尖叶类型品种;3、在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种。如种子带菌,可在播种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4、早春在菠菜田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5、在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58%甲霜灵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枯萎病菠菜枯萎病一般在成株期发生较为严重。表现为老叶变暗失去光泽,叶肉逐渐黄化,逐渐向上扩展,向下发展则根部变褐本死。发病早的植株明显矮化。天气干燥、气温高时,病株迅速萎黄。在潮湿低温条件下,病株可继续存活一段时间,有时可长出新的侧根。但一遇高温天气即迅速枯死。菠菜枯萎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度夏或越冬。种子可带菌,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菌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侵入后可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中,病菌产生有毒物质,堵塞导管,导致叶片萎黄枯死。高温多湿有利于发病;土温30摄氏度左右、土壤潮湿、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虫多、线虫多易发病。防治方法: 1、与葱蕊类、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避免连作;2、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寄主抗病力;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浸灌;4、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及四周淋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10%治萎灵水剂300-400倍液,隔半个月喷一次,连续2-3次。 白斑病菠菜白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呈圆形至近圆形,病斑边缘明显,大小0.5-3.5毫米,病斑中间黄白色,外缘褐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斑。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色毛状物,干湿变换激烈时,病斑中部易破裂。这种症状的出现是由甜菜尾孢侵染所引起的。这种真菌除可危害菠菜外,还危害甜菜等藜属植物,引起相似症状。菠菜白斑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生长势弱、温暖潮湿条件下易发病,地势低洼、窝风、管理不善发病重。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肥充足的通风地块栽植菠菜,适当浇水,精细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源;3、在发病初期,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500倍液,或1:0.5:160倍量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茎。叶片染病,初生淡黄色污点,逐渐扩大成灰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具轮纹,中央有小黑点。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降雨多、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发病重。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种子用25℃温水浸2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②与其他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③合理密植,及时间苗和雨后排水;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 ④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⑤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停止喷药。 菠菜蚜虫主要在越冬菠菜冬前和开春后危害,春菠菜生长中后期,因温度升高,蚜虫危害加重。其无公害防治技术如下: 1及时清洁田园,并搞好周围菜田的蚜虫防治。 2及时间去密苗、弱小苗,以利通风健苗。 3结合保温防冻,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避蚜。 4药剂防治:用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50%抗蚜威避蚜雾20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注意早防治,在采收前10~15天停止喷药。 菠菜潜叶蝇危害特点 菠菜潜叶蝇又乐藜泉蝇。危害菠菜、萝卜。幼虫潜在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块状隧道,一般在叶端部内有1~2头蛆有虫粪,就使菠菜失去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菠菜潜叶蝇在找不到适宜寄主时,可在粪肥或腐殖质上完成发育。以春季第一代发生量最大,因为菠菜潜叶蝇各个世代都有部分蛹进入滞育状态,而到春天同时羽化,所以虫口达到高峰。夏季的高温干旱则不利于菠菜潜叶蝇的发生,北方发生严重,长沙地区较少发生。防治方法 ①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避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 ②由于菠菜生长期短,必须考虑农药残留问题,要选择残效短,易于光解、水解的药剂, 由于幼虫是潜叶危害,所以用药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卵孵化初期的关键时刻。常用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菌酯2000~3000倍液、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停止用药,并与防治蚜虫结合进行,轮换用药。可采用丁草胺、高效禾草丹等除草剂防除。菠菜田间杂草主要有看麦娘、早熟禾、繁缕、雀舌草、猪殃殃等。可采用丁草胺、高效禾草丹等除草剂防除。在菠菜播种前,每亩用90%高效禾草丹110-160毫升、或50%丁草胺100-125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100毫升,加水60升均匀喷雾,药后要求及时混土。注意:菠菜不可用乙草胺除草。保持表土湿润,是获得满意防效的关键,此药剂可兼除小粒种子的一年生莎草。若再加用氯草敏,可扩大杀草谱。
3、乙草胺对树有没有伤害?肯定有伤害!现已知的乙草胺对桃树,樱桃的伤害最大,可造成叶片的皱缩,干枯脱落。
一,乙草胺
乙草胺是一种芽前土壤处理剂,用量非常大,可以用于大豆,油料,花生,玉米,棉花,蔬菜,果园等,用来防除禾本科及阔叶杂草。
乙草胺的杀草机理是,当杂草的幼根,幼芽吸收乙草胺后,被抑制而不能生长,最终不能出土而枯亡,对出土的杂草无效,但也会抑制部分杂草的伸根,使其成为独根随风倒,因吸收水分和养分不足,而生长不盛,但随着雨季的来临及药剂的逐渐衰退,它又会慢慢复苏。
乙草胺的持效期一般是45–60天左右。持效期的长短和药效的好坏与土壤湿度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湿度大,有机质含量丰富,药效发挥好,且持续时间长,否则则短。
乙草胺一般亩用量在150毫升左右,用量过大,发生药害的机率增加。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亩用量喷施。有的人觉得,我每年都用乙草胺来封地,可是还是杂草丛生,就认为是乙草胺用量太少,就会加倍甚至加好几倍的量来喷施。这样做的后果是,药剂残留量太大,对土壤的透气性和作物的根系生长都没有好处,
告诉您一个事儿,药多不如水多,特别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喷水让地面见湿,比你多加几倍药效果好百倍千倍。
2,雨后或者是浇水后喷药效果好。乙草胺不只是让杂草种子不易萌发,对作物种子同样有效,特别是在高温下用药后遇雨,药物随水下沉被作物种子吸收,出土后的幼苗叶片皱缩发黄,生长受影响。
3,敏感作物严禁使用乙草胺封地。现已知的对乙草胺敏感的作物有,黄瓜,西瓜等某些瓜类,菠菜,韭菜,小麦,高粱,水稻,樱桃,桃树等。
在高粱,菠菜等敏感作物上使用乙草胺,很可能造成不出苗,或者出苗后因生长不良而枯亡。
特别是樱桃,桃树,在其幼苗期,一般都会套作花生等矮杆作物,用乙草胺作土壤封闭处理,极易造成樱桃,桃树的幼叶卷曲干枯脱落。
所以不要在敏感作物上使用乙草胺。但在樱桃,桃的幼苗期用异丙甲草胺却比较安全。
樱桃,桃的大树下可以压低喷头使用乙草胺封地。特别是在春天,浇水后或雨后,结合敌草快,草甘膦或草胺膦等苗后除草剂,除草加封闭,效果很好。
乙草胺的适配性广,可以在作物的苗前苗后,结合选择性的除草剂作定向喷雾,除草加土壤封闭处理,是省工省力的方法。如乙草胺同莠去津加敌草快,或者是草胺膦,草甘膦的复配,可用于玉米田的苗前除草,效果非常好。
除草剂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科学的使用,才能发挥除草剂的除草作用,否则,除草剂可能连作物也除,而且还非常难解除,损失很大!4、芝麻苗出齐后,是否可以喷施乙草胺防杂草丛生?
芝麻苗出齐后,不可以喷施乙草胺防杂草丛生,芝麻田可在播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加水30-50公斤喷雾于地表,对禾本科草和阔叶草有较好防效。
注意事项
(1)砂质土壤使用低剂量,粘质土壤使用高剂量。
(2)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超过4%的土壤,用药量应提高30%左右。
(3)土壤含水量低时,使用高剂量,土壤含水量高时,使用低剂量。
(4)因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天气干旱,在北方春季大面积施用乙草胺时,最好在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药,以便于进行机械化混土作业。
(5)小麦、水稻、谷子、高粱、黄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对乙草胺敏感,应慎用。
(6)本品只对萌芽出土前的杂草有效,只能作土壤处理剂使用。
(7)土壤温度影响植物吸收本品的速度,在较高温度(27℃~32℃)下吸收速度比较低温度(16℃~21℃)时高,因此南方温度较高地区或夏季播种的作物田用量要低。
(8)在播种深度、药层厚度、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植物吸收部位等因素之中,主要受播种深度及药后覆土深度的影响。一般作物种子应播于药层之下,并确保覆土良好。
(9)本品活性受土壤类型、墒情、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类地区的使用剂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质土用药量要相应减少,防止较大的降雨将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颗粒吸附的药剂带人根层,接触幼芽根而可能寻致药害。
(10)施药方法与其他芽前除草剂相同,播后或移栽后用喷雾器施药,一般不超过3天,或在整地结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药。需要排水的地块,要预先开沟并将沟泥摊开摊平后再喷药。施药前土表宜充分整细整平,有大块土坷垃妨碍除草效果。
(11)为保证喷雾均匀,建议采用扇形或其他窄幅式喷头。北方地区采用机械化耕作的,可在机动喷雾具药箱先加水,再加入额定药量,搅拌均匀即可喷洒。
(12)本品活性很高,施用时剂量不宜随意增大,同时要喷施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地膜覆盖作物田取用量下限。如果施药后15天内没有5~lOmm降雨,建议人工灌溉,促使种子萌发出土,并使药剂扩散形成控草药层,确保齐苗及杂草防除效果。多雨地区注意雨后排水,排水不良地块大雨之后积水,会妨碍作物出苗或出现轻微药害。
(13)施药后遇连阴雨天低温,作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但随着温度升高,便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14)水稻、麦类、谷子、高粱、黄瓜、菠菜等作物对本品比较敏感,不宜施用本品。
(15)空容器及喷雾器具要用清水多次清洗,勿使此种污水流入水源或池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