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
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种子正常不带菌,但会 有休眠孢子囊沾附在种子表面诱发侵染),病菌的发育温度为9℃~30℃,适宜温度为20℃ ~24℃,病菌可在土壤存活5~6年,病菌一旦侵染作物,8~10天就可形成肿瘤,发病后防 治相对困难。病菌适宜在酸性缺钙的土壤中生存,尤其土壤酸碱度在pH值6.2以下发病较重 ,pH值7.2以上不易生病。病菌可从受伤根系侵入,引起根部细胞加剧分裂,体积增大,在 根部形成肿瘤,并通过雨水和地下害虫,农事操作传播,连续重茬、地势低洼、土壤酸化的 地块更为严重。
预防措施:
一、种子处理,避免种子带菌。
1.可用55℃温水把种子浸泡20分钟,并要逐渐搅拌使水温降低,避免种子受伤。2.可用 0.4%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消毒。3.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浸种20分钟消毒。
二、苗床消毒,降低白菜苗期侵染几率。
可用10%氰霜唑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750倍液,喷施苗床和苗盘,并用氰霜唑或 霜霉威盐酸盐或福美双或敌克松随水浇灌降低病菌侵染。
三、改良土壤。
根据病菌适宜酸性土壤的习性,把土壤调整为弱碱性,即便种子有病菌也不易发病。1. 避免连作,选择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2.避免使用复合肥和未熟粪类,降低根系危害,避免 病菌侵染。3.底肥施微生物有机肥或完全腐熟秸秆粪,降低土壤盐分和酸化程度。4.将白大 灰(每亩150斤为宜)或水泥等碱性物质撒于地表,连续旋耕,和土壤充分拌匀,降低土壤 酸化。5.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敌磺钠、五氯硝基苯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四、加强定植前后的管理。
定植前旋耕细作,避免畦块随高就低,防止积水偏重,诱发 病害。定植前用50%氟啶胺1500倍液,或10%腈霜唑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750倍液 ,混合成母液喷沟喷穴。定植后用50%福美双1500克,或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克,或55%敌 磺钠1500克随水浇灌。根据经验,硫酸铜在土传病害上应用效果相对显着,但十字花科对铜 制剂相对比较敏感,不建议使用。
防治措施:
如果植株出现明显感染症状,要根据发病情况,于晴天中午观察植株萎蔫比例,及时把 发病残体清理深埋或焚烧,降低传播源。同时,治较轻或没有侵染的病株,防止绝产绝收 。一般用甲霜灵霜霉威、甲基硫菌灵、五氯硝基苯等加生根剂灌根。
目前防效好是氰霜唑与氟啶胺,但是由于成本较高,一般不易被菜农接受。可以用 50%氟啶胺1500倍液,或10%氰霜唑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750倍液加生根剂灌根, 防治没有被侵染或比较轻的病株,避免绝产绝收。
2、黄瓜发芽的最佳方法?二、种子消毒
1、温汤浸种
温汤浸种在生产上比较常见,选择一个洁净的大容器,放入5-6倍种子体积的55℃温水,浸泡15分钟左右并不断搅拌。在水温下降到25-30℃时,继续浸泡6-8小时。之后捞出黄瓜种子,洗净它上面的黏液并晾干。
2、药剂消毒
将黄瓜种子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1小时,或40%福尔马林100倍液中浸种半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温水浸种4小时,然后进行种子催芽。
3、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的方法是将干燥的药剂和种子搅拌混合,可以选择70%敌克松粉剂或50%多菌灵粉剂,药剂的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4、干热消毒
将种子放到70℃的恒温环境下3天左右,就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病害。
三、种子催芽
催芽时用干净的湿毛巾包住黄瓜种子,将其放置在25-30℃的恒温条件下,2-3天后黄瓜种子就可出芽。
3、水稻防病杀菌剂什么最好?防治水稻二化螟、大螟,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
防治稻飞虱,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应用吡虫啉、噻虫嗪(不选用吡蚜酮,延缓其抗性发展);喷雾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
防治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微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
防治稻瘟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井冈·蜡芽菌、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或三环唑、丙硫唑等化学药剂。
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24%A高含量制剂)、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或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预防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噻霉酮、噻唑锌。预防病毒病,选用毒氟磷、宁南霉素。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生物药剂品种时,施药期应适当提前,确保药效。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和临近种桑养蚕区,需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
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4、多菌灵生桩正确使用方法?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与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混配后,兼防治白菜类、芥菜类、萝卜等的霜霉病和白斑病,甘蓝类霜霉病。
2
/6
拌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因病而异。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4%,防治大白菜褐斑病,白菜类炭疽病。
3
/6
灌根
将12.5%增效多菌灵可溶液剂对水稀释为200~300倍液,在初发病时灌根,每株次灌药液100毫升,每隔10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防治白菜类和萝卜的黄叶病。
4
/6
1、与硫磺、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代森锰锌、代森铵、福美双、福美锌、五氯硝基苯、丙硫多菌灵、菌核净、溴菌清、乙霉威、井冈霉素等有混配剂;与敌磺钠、代森锰锌、百菌清、武夷菌素等能混用。
在蔬菜收获前180天停用。本剂不能与强碱性药剂或含铜药剂混用,应与其他药剂轮用。
2、不要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也不能与硫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同类药剂轮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不能采用增加单位面积用药量的方法继续使用,应坚决停用。
3、剧毒。在阴凉、干燥处贮存。
5、绞股蓝几月种植?绞股蓝于翌年3月底4月初播种,土壤经三犁三耙后做床,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用温水浸泡24小时催芽,采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播种量每亩1.5公斤。种子播下地后筛盖一层细土并覆盖稻草和搭棚遮阳,半月内视天气情况每天应喷水1至2次,以保持床土湿润。
当幼苗有70%出土后及时揭草,并喷多菌灵或敌克松防病苗期易染碎倒病。当幼苗长出2枚真叶时,要适当揭棚逐渐增加光照。苗高达10厘米以上,即可带土出圃移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