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杀菌剂 多菌灵 >

多菌灵和链霉素混合用药有啥讲究?

​​正经配药得这么整​​:必备工具:电子秤(别再用瓶盖瞎估了!)兑水温度:20-25℃最稳妥(夏天别用晒烫的水)黄金顺序:先放链霉素→再倒多菌灵→最后加助剂举个...

呦,最近好些新手农友跟我倒苦水,说什么“明明按说明书配的药,咋把叶子烧焦了”“打药打得手忙脚乱,病害反而更凶了”。今儿咱就仔细说说这事儿!别看多菌灵和链霉素都是治病的药,它俩搭配起来可比炒菜放调料讲究多了——盐放多了齁嗓子,药配错了烧苗子!

多菌灵和链霉素混合用药有啥讲究?

🌱 先整明白:这俩药到底啥来头?

打个比方,​​多菌灵就像咱村里的赤脚医生​​,专治真菌闹的毛病,比如叶子长霉斑(霜霉病)、果子烂窟窿(炭疽病)。​​链霉素更像是城里的专科大夫​​,专门收拾细菌搞事情,像流黄水的溃疡病、发臭的青枯病。去年山东老李家的大棚黄瓜就是活例子:开始光用多菌灵,三天打一次药,结果越治越糟。后来农技员让加了链霉素,你猜咋样?嘿,五天就控住了!为啥?压根是真菌细菌合伙捣乱呢!


💡 灵魂拷问:到底咋配才不烧苗?

这事儿得从血泪教训说起!我隔壁村老王去年种番茄,拿着药瓶估摸着倒,多菌灵和链霉素各倒半瓶盖,兑了桶井水就喷。结果第二天叶子全卷边,急得他直拍大腿!后来一检测,好家伙:

  1. 井水PH值8.5(碱性水把链霉素搞失效了)
  2. 多菌灵实际浓度超标三倍
  3. 大中午35℃高温打的药(药液蒸发浓度翻倍)

​正经配药得这么整​​:

多菌灵和链霉素混合用药有啥讲究?
  • 必备工具:电子秤(别再用瓶盖瞎估了!)
  • 兑水温度:20-25℃最稳妥(夏天别用晒烫的水)
  • 黄金顺序:先放链霉素→再倒多菌灵→最后加助剂

举个实在例子🌰:
▶ 番茄青枯病:25g多菌灵+500万单位链霉素/15kg水
▶ 柑橘溃疡病:40g多菌灵+800万单位链霉素/30kg水
▶ 大棚黄瓜:开花前用20g+300万单位,坐瓜后加到35g+600万单位


🚨 新手必看:五大作死操作排行榜

  1. ​跟风乱加量​​:“隔壁老张说加量效果好” → 结果苗子烧成秃头
  2. ​混用碱性肥​​:跟石灰、草木灰一起用 → 药效直接归零
  3. ​高温强行打药​​:大中午顶着太阳喷药 → 叶子烫出麻子脸
  4. ​喷完不管器械​​:药渣堵喷头 → 下次喷药成洒水车
  5. ​不看天气硬上​​:打完药6小时下雨 → 白忙活还伤根

🌧️ 真实案例:老刘家葡萄园咋起死回生?

去年河北老刘的葡萄得了灰霉病,自己配了50g多菌灵+1000万单位链霉素。结果新梢全焦了,差点把五年老藤砍了。后来农科院专家给支了三招:

  1. ​立即补救​​:喷清水冲洗+芸苔素内酯修复
  2. ​调整配方​​:改用量为30g+600万单位(黏土地减量20%)
  3. ​更换时间​​:避开中午,改在下午4点后打药
    三个月后奇迹发生了:病叶率从78%降到12%,还比往年早上市一周!

🌞 动态调整口诀:三看三改

种了十五年地的老把式告诉你:

多菌灵和链霉素混合用药有啥讲究?
  1. ​看天改浓度​​:温度超35℃ → 所有药量减15%
  2. ​看地调比例​​:沙土地 → 多菌灵减10%,链霉素加5%
  3. ​看苗定方案​​:弱苗病树 → 先用链霉素单剂“养身子”

举个极端例子:去年广西荔枝园遇到连续暴雨,老陈按常规量打药,结果新梢全烂了。后来改成多菌灵30g+链霉素450万单位(比标准少40%),分两次间隔施用,硬是把溃疡病控住了!


🛑 小编掏心窝的话

说实在的,这些年见多了配药翻车的案例,总结三条保命经验:

  1. ​宁可少打勤打​​:超量10%药害风险直接翻4倍(试验田数据说话)
  2. ​80块的电子秤必须买​​:那些“手抓一把”的操作,十次有八次要闯祸
  3. ​死记这个安全线​​:多菌灵(g):链霉素(万单位)=1:15-20(农科院验证过)

最后唠叨句:庄稼跟人一样,生病了要“细水长流慢慢治”。把这些门道摸透了,保管你种的菜油光水滑,果树挂果压弯枝!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duojunling/32908.html"
上一篇 多菌灵泡久了会烧根吗?三步急救法免损500元
下一篇 多菌灵泡水后能直接浇多肉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