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吡虫啉杀虫力最强
1、高氯·吡虫啉
该配方是由吡虫啉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而成的,也是吡虫啉与菊酯类的经典配方。高效氯氟氰菊酯没有内吸性,却有很好的触杀作用,互补性强,二者混合使用,具内吸传导、触杀和胃毒多种作用;对害虫击倒速度快,持效期较长,价格便宜,对小麦、玉米等作物上的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阿维·吡虫啉
该配方是由吡虫啉与阿维菌素复配而成的,也是吡虫啉与抗生素类杀虫剂的经典配方。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却有很好的渗透性,互补性强,二者混合使用,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杀虫谱更广,持效期更长,蚜虫、吸浆虫、红蜘蛛、烟青虫等多种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多杀·吡虫啉
该配方是由多杀霉素和吡虫啉复配而成的,多杀霉素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二者混合使用,具有触杀、内吸和胃毒作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在高温条件下,杀虫效果更好。是防治抗性蓟马的首选药剂。
4、苯甲·吡虫啉
该配方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复配而成的,也是吡虫啉与杀菌剂的黄金配方,苯醚甲环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由半知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病菌引起的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等多种病菌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持效期长,毒性低,常用于制成种衣剂、拌种剂等剂型,用于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纹枯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持效期可达6个月左右。
2、吡虫啉和氯氟氰菊酯的区别?1. 活性成分不同:吡虫啉和氯氟氰菊酯的活性成分不同。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其活性成分为吡虫啉,而氯氟氰菊酯的活性成分为氯氟氰。
2. 毒性不同:吡虫啉比氯氟氰菊酯毒性低,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较小。
3. 作用方式不同:吡虫啉和氯氟氰菊酯的作用方式不同。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神经毒剂,它通过阻止神经递质的传递来杀死昆虫。另一方面,氯氟氰菊酯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虫子神经系统的酯酶来杀死昆虫。
4. 抗药性不同:吡虫啉比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更强。由于氯氟氰菊酯广泛使用已经有数十年,因此一些昆虫已经对它产生了抵抗力,而对吡虫啉的抗药性还比较低。
5. 残留期不同:氯氟氰菊酯的残留期长达数周,而吡虫啉的残留期则相对较短,只有几天。这意味着使用吡虫啉的作物更容易达到无农药残留的标准。
3、氯氟吡虫啉75%悬浮剂兑水倍数?氯氟吡虫啉75%悬浮剂的兑水倍数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而定,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使用不同的兑水倍数。一般来说,氯氟吡虫啉75%悬浮剂的兑水倍数为1000-1500倍,也就是每1毫升悬浮剂兑入1升水,制成的药液可以喷洒1000-1500平方米的作物叶面。
具体兑水倍数应根据所需防治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作物种类、药剂浓度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遵循使用说明书中的建议用量,使用时应按照药剂浓度和使用方法的要求进行正确配制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用药,保障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氯氟吡虫啉可以用来灌根吗?可以。呲虫啉属于常见的杀虫剂,可以用来给花卉灌根杀虫。根据说明书的配比方法,将呲虫啉按照比例兑水,之后浇灌到花卉的根部,能起到杀虫的作用,除了可以灌根杀虫之外,也可以使用呲虫啉喷雾或拌种,效果也很好,在使用呲虫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剂量,使用间隔需在20天左右,还要注意好安全。
5、吡虫啉消灭蚜虫最简单的方法?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是由氯氟氰菊酯去掉无活性的异构体得到的,杀虫活性更高,杀虫活性是氯氟氰菊酯的4倍以上,也是目前菊酯类杀虫剂中活性最高的,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一般喷施后,3~5分钟即可击倒害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更长,安全性更高等特点,广泛用于农作物,蔬菜、果树、中草药、花卉等多种作物,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菊酯类杀虫剂。
可用于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也可用于防治蚜虫、叶蝉等害虫。但是由于高效氯氟氰菊酯没有内吸性,害虫也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1)小麦使用:可在蚜虫发生初期,用20%吡虫啉乳油5~6毫升+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20毫升,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可将小麦上的蚜虫快杀灭。
(2)苹果使用:可在蚜虫发生初期,可用20%吡虫啉乳油3000~4000倍液+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000~6000倍液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蚜虫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