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杀虫剂 吡虫啉 >

吡虫啉下雨天能打吗冬天 春化蚕豆低温处理技术?

1、春化蚕豆低温处理技术? 1、选地整地 蚕豆忌连作,连作会使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大量积累,抑制根瘤菌的繁殖。蚕豆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要求深厚疏松的土层。故应选择...

1、春化蚕豆低温处理技术?

1、选地整地

蚕豆忌连作,连作会使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大量积累,抑制根瘤菌的繁殖。蚕豆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要求深厚疏松的土层。故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排方便不易积水且前茬作物为非蚕豆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曝晒,熟化土壤。曝晒前,灌水并覆盖上旧膜,以提高自然高温消毒的效果。移栽前浅耕1次,打细土壤,沟施有机肥3000kg/hm2、复合肥375kg/hm2,耱平,以利保墒,达到地绵墒足。

2、品种选择及种芽春化处理

选择品质好、适宜鲜食的蚕豆品种。选择大小一致、豆粒饱满、无蛀虫的蚕豆种子。将蚕豆种子在20℃的水中浸泡5~6h,取出后放置在竹筐内,覆盖湿布进行保湿。在15~25℃条件下催芽,发现种子发霉时,用75%酒精擦去。蚕豆萌动露白,即种子出芽3mm左右时,将萌芽的蚕豆种子装入塑料框。

将湿润的育苗基质均匀混合少量多菌灵覆盖到蚕豆种芽上,厚度2cm。然后将其移入冷库,在4℃的低温下处理9~12d,低温处理结束后移栽大田。

3、播种

蚕豆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对温度反应敏感,不耐暑热,较耐寒。9月初至9月中旬,当气温下降到30℃以下时,是蚕豆比较适宜的播种移栽时期。

合理的密度是8m大棚起4垄,每垄种2行,株距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花荚脱落。播种时蚕豆胚根朝下,同时在行间播种预备苗,以备缺苗之需。移栽当天用多菌灵加生根粉灌根,同时铺设滴管。

4、田间管理

温度调控:8月底至9月上旬、9月中下旬至10月初移栽的苗由于白天室外温度高,在移栽后需在钢架棚上架遮阳网。

白天的日常温度应控制在20~26℃之间,温度高时应及时通风降温。3月气温回升,单膜大棚内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时,可不用架二层膜。4月可根据气温,开启顶窗,摇起薄膜杆全天通风,促进授粉结荚。地膜在11月上旬覆盖,以起到保温、保墒、除草的效果。

肥水调控:根据植株的长势和表现灵活灌水,一般而言,秋季针对8月底至9月15日移栽的蚕豆,7~8天滴灌1次;冬季按需滴灌,基本无需滴灌;2月底至3月底,每隔10~14天滴灌1次;3月底后每隔7~10天滴灌1次。 保持土壤湿润,总体棚内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

根据植株长势,在滴灌时采取肥水同灌的形式施用肥料。花荚期叶面喷施0.1%钼酸铵和硼酸钠溶液,增加百粒重。同时也要随时喷施叶面肥,促进保花保荚。

辅助授粉:蚕豆虽然属于自花授粉作物,但冬季大棚通风不良,可在棚内放置蜜蜂箱,通过蜜蜂授粉提高结荚率。

病虫害防治:秋季蚕豆易发蚜虫,从而诱发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移栽后用辛硫磷灌根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和分枝期,一般有丝核菌危害幼茎,镰刀菌危害幼根,最后易发生青枯病死苗,可用低毒的多种杀菌剂循环灌根,如代森锰锌、多菌灵等。

2、瘤缘蝽用什么药防治?

①农业防治:通过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密度、合理轮作、铲除菜地周围的杂草,冬季深翻等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瘤缘蝽栖息的环境条件,减少为害。

②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捉,捏死高龄若虫或抹除低龄若虫及卵块。利用假死习性,在辣椒等寄主作物植株蔸下放一块塑料薄膜或盛水的脸盆,摇动辣椒等寄主作物,成、若虫会迅速落下,然后集中杀死。

③化学防治:一般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瘤缘蝽若虫孵化盛期进行施药,若世代重叠明显,间隔10天左右视虫情进行第二次施药,提倡农药轮用。

3、韭蛆最新生物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预防和减少外来虫源。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枯叶、病残株及杂草,在移栽韭菜时清除带虫的韭苗。

2.合理施肥。加强肥水管理,尽量不追施尿素、铵类肥料等氮肥,可追施磷酸二氢钾和冲施肥。韭菜收割后,及时撒施一层草木灰,可以阻止成虫产卵。在施用农家肥时要注意充分发酵腐熟。

3.增加或降低田间湿度,破坏韭蛆的生存环境。根据韭蛆的幼虫喜潮湿的特性,温室大棚等保护地韭菜田可选择在10月下旬和翌年3月初进行灌水。在夏季高温期,韭菜养根期要划锄松土,禁止浇水,保持土壤干燥,以降低越夏虫口数。

4.增加田间温度。当气温和土壤温度达到30OC以上时,韭蛆卵、幼虫的存活率就大幅度降低。根据这一特性,田间韭菜在夏季养根期期间覆盖薄膜,在原有的高温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土壤温度,可杀灭越夏韭蛆。

5.合理轮作换茬。一般韭菜种植5年后可与非百合科作物蔬菜轮作1次,忌与大蒜、大葱、洋葱等连作,前茬以种植菜豆、瓜类和十字花科作物最为适宜。

二、物理防治

1.诱杀成虫。可以选择糖醋酒液、水或者色板诱杀。

糖醋酒液和水盆法:在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时使用,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每667平方米放置10个水盆(直径15厘米左右),每5~ 7天更换1次,糖醋液盆和水盆的位置不宜过高,应保证盆内的液面和地面相平。

或者在韭菜田直接挖土坑,铺上地膜后即可添加诱杀液,保证液面与地表齐平,既简便又节省盛药器皿,效果也很明显。温室大棚使用糖醋酒液需要及时更换,高温条件下糖醋酒液容易发酵腐败。

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韭蛆成虫吸引的效果排序为:黑色>黄色>蓝色。不同高度设置中,悬挂高度升高会降低诱杀效果,一般距离地面0~ 20厘米,尽量贴近地面。

黑色粘虫色板诱虫量最多,随着高度的增加诱集效果逐渐减弱。利用粘虫板诱杀成虫的常用方法是将粘虫板水平放置于地表,也可以垂直悬挂于平行或略高于作物顶端的位置。

在不同的放置方向,水平放置(地面平铺)的引诱效果优于垂直放置。温室大棚韭菜种植模式,由于温室湿度大,色板易被滴水,要注意保护色板,比如在黄板正上方大棚顶部悬挂挡板、及时更换色板等,避免因水滴影响色板的粘度。

2.沼液防治。选用发酵完全的新鲜沼液并经过过滤。春季扒开韭菜根部土壤,在有韭蛆白色幼虫出现的地方,用沼液顺韭菜行坐灌和沟灌,使沼液下渗土壤深度为10~15厘米,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韭蛆幼虫,可连续施用。

一般以韭蛆发生初期防治效果较好,每667平方米用沼液2000千克随水冲施,每10天冲1次,每茬冲施2次,冲施沼液可抑制韭蛆地下幼虫的生长。也可叶面喷施沼液。

3.臭氧水防治。在田间使用时,应选择在幼虫期和蛹期使用,防治效果较好。在田间应用臭氧水防治韭蛆时,其浓度应控制在10~20毫克/升,对越冬代韭蛆幼虫的持续防效超过60%。

三、生物防治

目前生物防治韭蛆的技术包括线虫和白僵菌。

1.线虫。温湿度是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田间实际防效的两个重要因素。利用线虫防治韭蛆应掌握在幼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效果最佳。

保护地一般可在夏末秋初使用,此时温度条件下线虫寄生能力较强,能有效降低田间韭蛆的基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奈玛-病原线虫400克,随水冲施。

因病原线虫是活体生物制剂,近期施用过化学农药的田块,在农药的药效期内,再施线虫,线虫极易死亡,治蛆效果差;线虫在温度低于20C的条件下,活性低,杀虫效果差。

2.白僵菌。在冬季温室大棚使用白僵菌防治越冬代幼虫,即主攻越冬代、控制第一代。

韭蛆喜欢高湿,白僵菌的生长要求土壤含水量5%以上,高湿为白僵菌的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白僵菌喜欢较高的温度,温度过低对白僵菌侵染不利,使用白僵菌土壤温度应大于20C。

白僵菌的速效性差,韭蛆感染白僵菌后死亡的速度缓慢,经4~6天才死亡。 防治时需要提前防治。勿在阳光直接照射下使用。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农药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不可与杀菌剂混用。

白僵菌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的、不高于40C的低温库房中。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和口罩。

四、化学防治

主要有:吡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噻虫啉、噻虫嗪等烟碱类;辛硫磷等有机磷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等。此类农药要按照国家有关登记规定按范围合理安全用药,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

4、柑橘黄蓟马爆发怎么办?

柑橘蓟马防治方法1、冬季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在柑橘开花至幼虫期加强监测,当谢花后有5%-10%的花或幼果有虫或幼果直径达1.8厘米20%的果实有虫,应开始施药防治。可用药剂有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000倍液、20%吡虫啉3000-4000倍液。

二、柑橘蓟马发生规律蓟马一年发生6-10代,每代历时20天左右。柑橘蓟马卵在秋梢新叶组织内越冬,茶黄蓟马则主要以蛹越冬。在第二年3-4月越冬卵孵化为幼虫,在嫩叶和幼果上取食,田间4-10月均可见,但以谢花后至幼果直径4厘米期间内危害最重,以后则很轻。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4-6月,第二代成虫盛发期在7-8月。其1-2代发生较整齐,也是主要危害。9月份后虫口逐渐减少。成虫产卵于寄主细嫩组织表皮中,卵期6-7天,孵出的若虫即开始锉破寄主表皮并吸取汁液。至2龄时爬至树皮、枯枝、杂草或泥土中化蛹。蓟马成虫极活跃,扩散速度很快,但怕阳光,白天多在荫蔽处危害,夜间,阴天在叶面上危害。花蓟马成虫爬行缓慢,仅危害花。

三、柑橘蓟马的危害柑橘园内蓟马主要有茶黄蓟马、花蓟马、中华管蓟马、柑橘蓟马等。蓟马主要是为害柑橘的嫩枝、嫩叶、花和幼果等。先锉伤寄生表皮后再吸食汁液,使其表皮细胞被破坏,受害处表面呈灰白色或银灰色。嫩叶受害后叶片扭曲变形,叶肉增厚,叶片变硬容易碎裂、脱落,在叶脉两侧会呈现银白色。为害幼果,锉伤果皮组织,待果实长大后出现银白色疤痕,一般柑橘蓟马为害后,疤痕出现在果蒂周围,而且呈环状。有些蓟马取食后疤痕不规则,而且可能出现在果实的侧面或靠近叶片的地方。

5、黄皮有虫怎么办?

需要看具体是什么害虫。

1.蚜虫、柑桔粉虱和木虱

①利用黄色粘板诱蚜虫,蓝板粘诱粉虱;

②发现蚜虫、粉虱和木虱危害可喷10%吡虫啉800倍液、40%啶虫咪1000~1500倍液25%噻虫嗪2000~3000倍液或25%阿克泰1500倍液喷杀。

2.红蜘蛛

①释放捕食螨,以螨治螨;

②红蜘蛛暴发时,可选用:11%乙螨唑2000~3000倍液、24%螺螨酯2000~3000倍液、15%哒螨灵15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1000倍液喷杀。

3.潜叶蛾和卷叶蛾

①剪除卷叶、彻底清园,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②人工捉虫除卵,在发生量不多的果园,可直接人工捕捉幼虫和摘除卵块;

③化学防治:1.8%阿维菌素1500倍液、40%毒死蜱800倍液、5%氟虫脲1000倍液或15%茚虫威2000~3000倍液喷杀。

4.桔小实蝇

①利用性诱剂诱杀;

②果实套袋,既可防桔小实蝇也可防日灼病;

③化学防治: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喷施。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bichonglan/134074.html"
上一篇 吡虫啉粉剂用量 氯氟吡虫啉亩用量是多少?
下一篇 吡虫啉治红蜘蛛吗 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治红蜘蛛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