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剂,每亩地选择10%的吡虫啉粉剂1000g冲施,防治蓟马、蚜虫,预防地下虫,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棚种植的蔬菜,我们这边种植户多使用吡虫啉冲施防治蓟马,后期蓟马明显减少!
撒施吡虫啉的颗粒剂防虫,一般使用2%的吡虫啉颗粒剂2000-3000g/亩,撒施吡虫啉颗粒剂的优势在于,药效比较长,对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的防效最为理想!
2、吡虫啉如何冲施?1)冲施吡虫啉粉剂,每亩地选择10%的吡虫啉粉剂1000g冲施,防治蓟马、蚜虫,预防地下虫,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棚种植的蔬菜,我们这边种植户多使用吡虫啉冲施防治蓟马,后期蓟马明显减少!(蓟马高发期冲施,效果表现更明显)
2)撒施吡虫啉的颗粒剂防虫,一般使用2%的吡虫啉颗粒剂2000-3000g/亩,撒施吡虫啉颗粒剂的优势在于,药效比较长,对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的防效最为理想!提前撒施,一季没有地下害虫危害!
3、蚍虫啉的用量?对于作物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发生严重时,使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或者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喷洒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避免应温度太高降低药效。
防治柑橘潜叶蛾,当嫩叶被害率达5%时开始喷药,间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一般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300-5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属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又称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式为C9H10ClN5O2。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4、一喷三防小麦最佳配方?配方一:每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10克+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0毫升+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98%磷酸二氢钾200克+0.01%芸苔素内酯8~10毫升。
配方二: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98%磷酸二氢钾2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00倍液。
配方三:每亩5%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98%磷酸二氢钾2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每亩每次兑水50升均匀喷雾。
以上几个配方可轮换使用,根据天气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喷施,一般每10天喷1次,连喷2次。即可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还可增加小麦产量,一般每亩可增产200斤左右。
5、吡虫啉主要成分及含量?化学名称】1一(6一氯吡啶一3一吡啶基甲基)一N一硝基亚咪唑烷一2一基胺。
【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溶解度水0.51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5-11
①目前已知的吡虫啉产品杀虫的专用功能,有六个目六十多个品种,不仅产品的质量优势明显,而且在其产品的性能方面,也有着非常多样的特点。目前已知的应用广泛杀虫使用范围当中,园林种植,蔬菜种植,大棚种植和大田农作物的种植,都有应用广泛的特色。
②吡虫啉的功能当中,单颗粒剂的杀虫效果更为明显,不仅广谱杀虫的效果非常的明显,而且在实现杀虫应用可靠与广泛的特点方面,它的优质与实用的性能,也非常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