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一、耐高温
众所周知,塑料行业是一个很宽泛的行业,塑料的种类就有300多种。塑料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大多数塑料的制造过程的温度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了300度以上,目前也只有荧光增白剂ob-1能够承受350度的高温。面对300度以上的高温,其他的增白剂只能望洋兴叹了。以下是常见塑料荧光增白剂耐温极限。
二:色光强度高
不同的荧光增白剂,色光会有不同,有的荧光增白剂发出蓝光,有的是亮蓝光,蓝紫光,蓝绿光等等。我们都知道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是色光的互补,自然界大部分原料都是偏黄的,而且黄光加蓝光肉眼可见为白光,所以蓝光越重的增白剂,增白效果越好,添加量也就越少。荧光增白剂OB-1分为绿颜色品相产品称为绿相,还有一种为黄颜色品相产品称为黄相,绿相发出的荧光偏蓝光,黄相偏蓝紫光,所以一般如果没有特殊要求。
缺点:
一、耐候性
荧光增白剂ob-1最大的劣势就是耐候性。在同等添加量、同等温湿度下,荧光增白剂ob-1,迁移析出量大,产品更容易发黄变色。如果对产品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就不要考虑荧光增白剂OB-1,例如鞋材产品就用KCB,油墨就用OB。以下是常见荧光增白剂的稳定性。
2、馒头的增白剂是什么?是过氧化苯甲酰。
国家允许的过氧化苯酰的最大允许使用量0.06g/kg,这种添加剂一般在制粉工艺的尾路加入,经过混合,就打包出厂了。这种十万分之几的添加比例,经过有限的搅拌,很难达到均质的程度,其增白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消费者对面粉白度的挑剔,认为面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面制品认为是越白越好,有的经销单位在购买面粉时往往以面粉白不白作为选择的首要条件。为了迎合市场,面粉加工企业在加工面粉时有意超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以达到增白和扩大销售的目的。
3、添加剂有什么品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2、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3、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4、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5、膨松剂——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6、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7、酸味剂——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8、增白剂——中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我国在2025年5月禁止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
9、香料——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4、柔性清洁剂有哪些?通常指能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肥皂是用精炼过的油脂(除去油脂中的杂质)跟烧碱溶液经皂化反应而成;也可用高级脂肪酸跟苛性碱(或Na2CO3、K2CO3)经中和反应制成。为了增加去污效果及适应各种洗涤需要,还加入多种填料,如松香、水玻璃、陶土、香精、着色剂、消毒剂、漂白剂等。肥皂主要用做民用或工业用的洗涤剂,它在软水中有良好的去污作用,但在硬水中洗涤效果很差,在酸性介质中会完全失去洗涤能力。常用洗涤剂 具有去污能力的物质称为洗涤剂。常用洗涤剂包括肥皂和合成洗涤剂。洗涤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变水的表面活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洗涤剂与衣物上的污垢发生亲合作用,使污垢能从衣物上分离出来。可简单表示为: 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污垢·洗涤剂 (脏的衣服) (脏的洗涤剂) 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如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钠、家用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等。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多数是用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制成,再配以各种助剂(如三磷酸钠、硅酸钠、碳酸钠、硫酸钠等)和填料(如增白剂、酶化剂、颜料、香料等),即可得到商品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的去污作用不受硬水的影响,有的还适用于含盐或酸的水溶液。
5、水芹增白剂的含量是什么?水芹增白剂,也称为芹菜绿增白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使芹菜等绿叶蔬菜更加白亮。水芹增白剂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一种常见的除菌消毒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加入了水芹增白剂,需要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限量使用。我国的食品添加剂GB2760-2025标准中规定,水芹增白剂的使用限量为5.0mg/kg。 由于过量使用水芹增白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在购买芹菜等绿叶蔬菜时选择新鲜和无污染的蔬菜,以避免食品添加剂的摄入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