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素使用不合理
很多菜农在给西红柿催红时,对乙烯利使用浓度不合理,一般40%乙烯利在3000倍左右较为适宜,但是有些菜农急于求成,使用一千倍或者几百倍的浓度,浓度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西红柿萼片干尖。所以在使用激素给西红柿催红时,一定要按照药剂使用说明合理搭配浓度,切不可随意调配,同时要注意激素的搭配,有些激素会产生抗拒。
2、缺素
在西红柿转色期间,如果种植缺乏微量元素时,也经常会引起萼片变黄或者叶片卷曲等不正常现象。所以在西红柿转色期,要及时喷洒叶面肥,补充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在土壤追肥时也要注意补充叶面肥,以免萼片因为缺素而造成卷曲干尖
3、控水过度
冬季气温较低,如果这时土壤湿度较大,病害就会比较严重,所以很多菜农在冬季往往会控水,但是如果控水过度,也会引起萼片变黄或者卷曲的现象。所以在冬季控水防病是,要在保持土壤湿润的前提下进行控水,避免控水过度引起萼片变黄。
4、低温
冬季有些喷施因为保温效果较差,或者是阴雨天浇水,导致低温长时间过低,因为根系活动较少,吸收的养分和水分较少,植株营养供应不足,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萼片变黄卷曲。所以在冬季西红柿转色期要注意保温,使得白天保持在25-28度之间,夜间保证在16度以上,降低萼片干尖现象发生。
2、西红柿变红小妙招?一是催红不宜过早。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红效果最好。如果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没有充分长大,急于催红容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二是要注意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西红柿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公斤,混合均匀后使用。药液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产生明显的药害。
三是要注意每次每株催红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好,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植株受药量过大,容易产生药害。
四是叶片不应沾染上药液,否则就会发黄凋落。催红的具体做法是:用小块海绵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以戴上棉纱手套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3、乙烯利和什么混用最好催红?用氨基酸类催红素加高钾叶面肥催红效果好。
乙烯利加氨基酸类催红素加高钾叶面肥,第一次用乙烯利10ml加催红素100ml加高钾叶面肥适量,第二次间隔5天用20ml乙烯利加200ml催红素加高钾叶面肥,第三次间隔5天用20ml乙烯利加300ml催红素适量加高钾叶面肥,期间根施硫酸钾,控制水分不能太多,光照不足可以适量剪掉葡萄上下的叶子。
4、乙烯剂是什么农药?(1)乙烯菌核利属二羧酰亚胺(有机杂环)类杀菌剂。是一种广谱的触杀性保护剂。
(2)对人、畜、蜜蜂、鸟类、鱼类等低毒,对皮肤有中等刺激作用。
(3)适宜防治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等。在作物初花期就应立即喷药,此举对灰霉病尤其重要,因为该病轻易就能侵染作物的花朵,使番茄、黄瓜结实受到影响。
5、西红柿如何催熟?冬春季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西红柿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多采用乙烯利催熟的方法使西红柿提早成熟,但在催红西红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熟效果最好,如果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没有充分长大,急于催熟容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二、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西红柿催熟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兑水4公斤,混合均匀后使用。如果药液浓度过高,会产生明显的药害。 三、每次每株催熟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单株催熟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宜,因为单株一次催熟果实太多,植株接受药量过大时容易产生药害。 四、药液不能沾染在叶片上。药液若沾染在叶片上,叶片就会发黄凋落。 催熟的具体做法是: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以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