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种特性导致的裂果。一般来说,果型较大的、圆型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更容易开裂。而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的西红品种则比较少发生裂果。
2.
受环境条件影响导致的裂果。西红柿在花芽分化期如果处于夜间气温较低,特别是长期低于8℃时,会影响花器官的营养吸收。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过量等因素的影响,植株吸收钙、硼等元素的量不足,容易导致花器官营养缺乏。从而让植株长出花柱分裂的畸形花,或者是雄蕊靠子房的畸形花,就容易产出裂果。 除此之外,作物打顶时间太早,会导致养分集中在果实而造成裂果。在西红柿果实发育后期或着色期时,遇到了高温、强光照射、久旱后的暴雨或者灌溉,果皮的生长跟不上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极容易开裂。
3.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不当。菜农使用保花保果的药剂
2、西红柿开裂温度?昼夜温差过大,番茄果皮与果肉热胀冷缩差异大,可导致一些薄皮品种出现裂果。低温条件下,尤其是设施棚室番茄,会因授粉不良引起果实畸形和开裂。白天温度长时间超过35℃,花芽分化不良,或者不能正常授粉,也会引起裂果。
品种不同,对裂果的抗性也有差异,一般长形果、果蒂小、棱沟浅、叶片大、果皮内木栓层薄的品种抗裂性较强。
3、西红柿裂纹怎么回事?裂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番茄生长中环境条件改变,水分供应不匀引起的。番茄裂果有放射状裂果、环状裂果和条纹状裂果等三种类型。多数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主要与高温、强光照、干旱等条件有关,特别是久旱后,突然遇雨或灌溉过多,使果皮和果肉组织生长速度不同步而造成果皮爆裂、果肉外露。裂果发生后,若遇温暖湿润环境,一些腐生菌易寄生于果实裂缝中,使果实产生霉状物而腐烂。防止裂果的措施:
1.选择果皮较厚而裂果较少的品种,一般果形较大的扁圆形、圆球形和木栓层厚的品种,较之中、小形果实,高圆形(或长圆形)、及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产生裂果。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涵水性能,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防止过干或过湿,提高植株抗逆性。
3.适当稀植,合理整枝,夏季可用遮阳网降低田间温度,及时打开棚膜增加通透性,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果实。
4.可选用96%硫酸铜1000倍液或0.1%硫酸锌或0.7%氯化钙,加0.1%硼砂,10-15天1次,连续喷施2-3次。
4、西红柿最怕什么?西红柿霜霉病,害虫。西红柿最怕开水烫,会炸皮开裂会皮开肉绽的。
西红柿最怕水淹,梅雨季节叶子上长霜霉菌,根部腐烂,果子长虫子。
西红柿最怕疯长,开花前应剪枝,结果时疏果,歪果和多余小果子摘丢了,留取长得比较好,看似圆溜溜的果实,每枝节5至8颗就可以了。
5、番茄为什么裂缝?据了解,番茄裂果分干性开裂和湿性开裂两种。干性开裂有轻微的表皮开裂和大的表皮开裂两种。轻微的干性开裂常发生在果柄周围,裂口宽1毫米左右,长5~10毫米。番茄出现这种小裂缝后商品性下降、保存时间缩短,采收后放置在高湿环境中易腐烂。大的干性开裂沿果柄周围发生,呈环形,为白色深裂,裂缝较长,宽2~5毫米。番茄出现干性开裂的原因:一是夏季种植密度过低(每平方米少于2株),阳光直射时间长、强度过大,覆盖遮阳网不及时,植株生殖生长过旺或营养供应不足叶片小,使果皮表面失去弹性,后期出现裂果。二是冬春季夜间温度低于16℃,次日早晨棚室内温度迅速上升,由于果皮温度上升缓慢,表面发生结露现象,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易使番茄果皮变硬、失去弹性,造成裂果。三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营养生长过旺时抑制生殖生长,植株从开花、结果到变色的整个生长过程会变得缓慢,造成果皮变硬,导致裂果。
湿性开裂一般从果柄处一直裂到果实底部,裂缝宽2~5毫米,果肉会沿裂缝自动流出。这种果实商品性极差,一般作为最差品处理。造成这种湿性开裂的原因,主要是外界天气剧烈变化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棚室内高湿伴随着植株高根压,导致果实内部发生膨胀而开裂。
不同番茄品种对裂果的抗性差异较大,一般果皮薄、果形扁圆、大果型品种易裂果。防止番茄裂果,应尽量选用中蔬6号、毛粉802、红玛瑙140、红杂16等抗裂品种。栽培时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保水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生长,缓冲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 应合理灌水,使田间土壤保持湿润,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特别要防止久旱后过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