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肥力
壤土保肥最好,沙壤土中等,但是沙土肥料和水分很容易流失不,最后就会导致土壤肥力缺失。所以种植可以使用壤土地、沙壤土地,不要使用沙土地,如果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改良土壤,加入腐殖土、壤土。土壤肥力不足会导致不生长。
2、施肥不当
番茄的果实转色期主要是使用低氮肥、高钾肥,果实中含有的叶绿素到了药分解的时候,却不分解,是因为使用氮肥太多,这样叶绿素不分解,形不成茄红素。缺钾也会影响,光合作用会下降,影响色泽,代谢很慢,影响转色。这样最好是使用高钾的水溶肥,钾肥使用量应该是氮肥的两倍。也可以根外追肥,喷磷酸二氢钾来补充钾元素。
3、棚内低温
如果是冬季反季节大棚栽培,由于外界温度太低,会影响到内部的温度。又不能经常透风透气,空气不好,冬季阳光不强烈。果实结果后不容易生长,生长缓慢。对此,最好保持白天25度以上,夜晚15度以上,需要使用电来增温。天晴适当开天窗透风。。
4、生长不均
可能是营养生长跟生殖生长不均衡,比如结果时候,但是枝叶徒长,太过旺盛,这样消耗太多营养,结果的营养不足,竞争不过枝叶,就会导致结的果实很小。这种情况,需要主蔓摘心,疏除侧枝,修剪一些弱枝,没有结果的枝条。这样生长可能会好很多,结果过多的,可以适当疏除一些。
番茄结果后长不大,生长缓慢,不明显,大多因为营养不良,肥力不足,施肥不当。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影响。
2、我种的西红柿为什么不红?1、【水肥】,西红柿生长周期长,对养分消耗大,大中微量元素如果供给不充足,外加养分比例不合理等对番茄着色非常不利,如结果时期钾肥少,另外其它微量元素硼、钙、铜、钼、锰等供给不及时都会影响着色进度和速度。
2、【温度】,说到温度和光照,很多人会认为温度越高,光照越强番茄就会越红,越甜,但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温度和光照虽然对着色起着很大作用但不是唯一因素。西红柿上色是因为果实膨大结束后进入成熟阶段,会随着番茄红素会越来越多而上色变红,番茄红素最佳形成温度在18-26摄氏度,如果高于32摄氏度时番茄红素形成就会受阻,影响着色,有的还会使番茄患上日灼病。
3、【密度】,西红柿株距和行距过低会影响透光性,如果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上色速度会更慢。
4、【品种】,番茄品种对果实着色也有影响,有的品种注重果实膨大、增产,有的注重早熟,为此在选择番茄品种时要有针对性。早熟的西红柿品种有海尼拉、大红一号、霞粉、86番茄等。
3、自己种的西红柿为什么不会红?因为温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番茄果实着色,限速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在18-26摄氏度之间时,限速酶的活性最高,番茄红素合成速度最快。
而温度高于32摄氏度或者低于12摄氏度时,限速酶的活性明显降低,番茄红素的数量严重不足,最终导致转色不良。
如果温度高于35摄氏度时,不但番茄红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而且已经合成的番茄红素还会在被称为环化酶的另一类酶作用下加速降解,形成大量的黄色类胡萝卜素,从而影响果实转色
4、圣女果转色不均匀怎么办?01 生长三要素:水肥要均衡、温度要稳定、光照要充足,才能促花又保果
①水肥要均衡:重视结果期磷、钾肥施用量,促开花、壮果
圣女果适应性强,喜肥、喜湿生长条件,为保证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举,开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以及果实成熟期需要供应充分水肥。 圣女果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天气及长势情况,及时进行灌水、施肥,肥料多以钾、氮速效肥为主,以钙、镁、磷速效肥为辅,一般肥料需结合灌水进行多次随水追施,同时,保持土壤保持湿润或稍干,持水量持续稳定在65%-80%为宜。
【灌水标准】:圣女果幼苗期长势快,应控制灌水,保持土壤保持稍干,以免幼苗过分徒长或引发病害;圣女果进入坐果期前,浇水量不宜过大,土壤持水量长期高于70%时,易导致出现落花、落果的问题;圣女果进入果盛果期,植株对水分需求多,应增加浇水量及浇水频率,一般需要每10-12天浇一次肥水,要避免“浇空土”, 以满足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举的需要。
【施肥标准】:圣女果栽植前施足基肥后,移栽定植后一周左右,结合中耕培土,每亩按照腐熟农家肥或碳酸铵800-1000kg进行沟施,此次追肥约占全部追肥的25%-30%;待圣女果进入开花期,每亩按照过磷酸钙100-120kg、尿素80-100kg进行施肥,注意要薄肥勤施,避免养分过大而烧心;圣女果进入结果期,施肥配方要充分兼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举,保证枝茎生长,又要促开花结果,肥料建议以氮肥、磷肥、钾肥按照2:1:3的比例混合而成进行随水追施,每隔15-20天需追施一次肥水,连续2-3次为宜;同时,进入果实成熟期,需采用0.1%-0.3%磷酸二氢钾及0.1%尿素混合稀释液进行叶面追肥1-2次,可有效改善裂果、落果等问题,增产又提效。
圣女果进入果实成熟期
②温度要稳定:稳定调控不同发育期棚内温度,避免果期高温引发裂果、落果
圣女果作为一种喜温型的有限生长果蔬,具有较长的采收期,多适用于温棚生产管理,一般生长温度控制在22-30℃较为适宜,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
圣女果移栽定植初期,白天生长温度需要控制在20-24℃,夜间生长温度不低于10℃为宜;圣女果进入开花期,对生长温度较为敏感,开花前后一周内,应严格控制棚内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8℃左右,开花期间温度持续低于14℃或高于32℃,均对花蕾的生长发育及开花率影响较大,甚至导致出现大量落花的问题;圣女果进入结果期温度也应加强控制,白天适宜温度为22-26℃,夜间适宜温度为15-18℃,昼夜温差不高于12℃,即可保持酸甜的口感,又能避免高温导致裂果问题。
③光照要充足:采用“单畦双行”合理密植,维持光合作用强度,保证果实转色均匀
圣女果属喜光作物,光照不足会使植株营养不良而导致落花、落果的问题,一般其生长发育的光饱和点为65000-70000Lux,若光照强度不足35000Lux,将会导致其光合作用严重放缓,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出现果实着色不匀的问题;若光照强度持续偏高,植株光合作用加强,导致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也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
为保证合理的光照条件,多采用“单畦双行”进行合理密植。待圣女果幼苗长出4-5片叶时,按照每畦双行进行栽植,一般株距30-40 cm,畦面宽1.0-1.2m,然后浇头底水,在大棚内搭小拱棚,使棚内温度升高,可起到保温、保苗的作用。
叶片过密,导致圣女果着色不匀
小提示:圣女果移栽定植后,空气湿度尽量不要超过70%,以免滋生病虫害,甚至引发烂果;另外,若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应通过人工补光等方式增加秧苗光照时间,以保证果实着色转红较好。
02 植株管理:搭架整枝要“趁早”,提高田间通风透光,以防倒伏
圣女果植株分枝能力较强,生长发育旺盛,但易出现落花、落果等问题,为了均衡植株营养生长与器官生长,并改善架面光照条件,应趁早对圣女果植株进行搭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等植株调整措施。
【搭架绑蔓】:当圣女果植株长至35-40cm时,应及时进行搭架引蔓处理,一般架面以“人”字形立体架为主。搭架前,应进行一次漫灌,使土壤浸透为宜;搭架时,每棵幼苗旁插一根1.2m以上细木棍,相邻行木棍顶端相互交叉捆绑在一起;然后,每隔25-30cm用一条横向木棍固定即可。随着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应连续多次绑蔓,使茎叶均匀地固定在架上,并及时固定过长的枝蔓,避免植株爬架不及时而出现倒伏现象,有利于生长和挂果。
【整枝打杈】:当圣女果植株花序开始开花时,根据植株长势及种植密度,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处理。 整枝打杈时,应及时抹除过于密集处的侧芽,以免侧枝生长力强造成生长过于繁密,影响田间的通风透光,导致果实着色不匀,甚至引发病虫害; 对于泛黄的老叶及病叶要及时摘除,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散,还能降低养分被过分消耗,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性。
及时将圣女果主蔓绑固在架上,避免倒伏
小提示:根据栽植圣女果的品种生长期特性,圣女果植株应掌握稍早勿晚的原则进行摘心,一般在幼苗开始拉秧前一个月较为适宜,及时主蔓摘除生长点,以促进更多侧枝生长萌发,并在顶部果穗前保留2-3片真叶,以便于促进果实不断生长发育。
03 花果管理:及时疏花疏果,降低果实密度,保证采光面积
圣女果具有分枝多、花量大、挂果多的生长特性,结果期每个节位均会长出花穗,花穗发育成幼果数量不等的果穗,对结果枝养分需求量较大,若不能及时将多余花穗,降低果实密度,以保证果实的采光面积,避免果实着色不匀、畸形果、落花落果等问题。
圣女果植株开花前期,应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及时进行疏剪花穗,一般每株保留4-6个分布均匀、长势旺盛、健壮的花穗,每穗保留8-10个大小均匀、无病害、无伤疤、果蒂健壮的幼果,注意剪除畸形果、过密果、幼小果以及病虫果实,使果实密度更加合理,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另外,若开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植株采光不足,会影响圣女果花蕾的授粉率,导致大量落花,在此期间,应及时进行人工授粉,轻微振动已开放花蕾,避免损伤雌花,还能保证花粉散出落在柱头上授粉;并加强掀帘通风的频率及时长,改善棚内通风透光,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同时,适当喷施硼肥,严重时,可采喷施0.003%~ 0.005%防落素进行防治。
圣女果适宜的蔬果密度
小提示:当圣女果果穗开始着色转红时,若出现果实着色不匀的现象,应及时摘除下部泛黄的老叶及病叶,以增加棚内通风、采光,有助于提高圣女果的品质。
综上所述:圣女果因其外表鲜艳、肉厚籽少、细腻汁多、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也比较高,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日益倍增,引发当下广大果蔬种植户的追捧;但是大多数圣女果种植户却因缺乏对“水肥均衡、温度稳定、光照充足”三要素的重视,极易导致着色不匀、裂果、落果等常见问题;同时,圣女果栽植管理过程中,大家应进一步加强对植株以及花、果的管理,及时进行搭架整枝、疏花疏果,降低植株及果实密度,保证田间采光、通风,以保证圣女果花果的正常发育,进而不断改善圣女果的品质。
5、西红柿只长粗不长高怎么回事?1. 土壤肥力不足
番茄的生长过程中,肥料是不可少的,而土壤的肥力也是很关键的,通常壤土的保肥效果比较好,沙壤土的保肥效果一般,沙土很容易使肥料和水分流失,这样就会导致土壤的肥力缺失,因此在种植番茄时不要使用沙土地,最好是使用壤土或是沙壤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可以将土壤进行改良,在里面加入腐殖土或壤土地,这样可以使土壤的保肥效果增强,要是肥力不足就会使番茄不长个。
2. 施肥方法不当
任何人都清楚,种植番茄时施肥是很关键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用的肥料也不同,比如在果实转色期,此时最主要使用的是低氮肥和高钾肥,如果使用的氮肥比较多,就会导致果实的叶绿素到了分解时而不分解,出现这种情况就形不成茄红素。如果缺少了钾肥,光合作用就会跟着下降,对色泽也会造成影响,同时代谢的速度就会变慢,从而影响到转色,这时所用的钾肥要是氮肥的两倍。
3. 棚内的温度低
如果是在大棚里种植番茄,温度必须要控制好,要是外面的温度比较低,棚内的温度自然会受到影响,而大棚又经常不透气,空气质量自然也跟着下降,这样就会导致果实生长的过慢或是出现不生长现象,所以棚内的温度白天要在25度以上,晚上的温度在15度以上,在阳光好的时候要开窗透气,温度低时要采取方式增温。
4. 生长不均衡
在番茄的每个生长阶段,都要保持它的生长情况均衡,比如在结果期时,要是枝叶太过于旺盛,就会消耗掉太多的营养,那么果实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果实过小。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对主蔓进行摘心,并对侧枝进行修剪,弱枝、不结果的枝条都要剪掉,这样生长的情况就会好很多,要是结果过多也对果实的大小有影响,应该适应的摘除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