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嘧霉胺:该药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与治疗双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从而有效阻止病菌侵染,最后将病菌消灭。对灰霉病特效,现在已经产生抗性,容易产生药害的作物有:豆类、大棚樱桃以及茄子等敏感作物。
2、腐霉利:该药低温高湿条件较好,内吸性也比较好,具有一定的保护与治疗的作用,主要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
3、乙霉威药:主要通过和菌体细胞内的微管蛋白质相结合,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多菌灵产生交互抗性,通常不会作单剂使用。
4、菌核净:防治灰霉病效果好,持效期比较长,有一定的内渗作用,防治茄子黄瓜3000倍以上,其他1200倍以上即可
2、黄瓜灰霉病什么药最好?黄瓜得了灰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药剂,进行喷杀。
发病初期喷洒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黄瓜杀菌剂哪种好?在选择黄瓜杀菌剂时,建议选择生物性杀菌剂。1.这是因为生物性杀菌剂主要是由生物制剂制成,具备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相对友好,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与之相比,其他化学性杀菌剂常常需要等待残留期,对人体和环境周围造成长期的危害,加强了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性健康的危害, 建议黄瓜种植者选择生物性杀菌剂进行使用。
4、黄瓜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区别和防治?1、病原不同
侵染黄瓜,引起黄瓜灰霉病的病原菌叫灰葡萄孢,
侵染黄瓜,引起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属于古巴假霜霉菌。
2、传播途径不同
侵染黄瓜,引起黄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存活,并能在有机物上腐生。它的分生孢子经气流、流水和菜农的农事作业传播。感病的黄瓜病苗和病花等也是重复传播的途径。
侵染黄瓜,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菌,在寄主黄瓜的病叶上周年传播危害。北方地区冬季无瓜类蔬菜生产的地方,病菌的孢子囊从南方或临近的地区借季风远距离传播,雨水溅射或棚室内滴水也会引起近距离传播。
3、发病条件不同
侵染黄瓜,引起黄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生长发育温度范围2——31℃,最适20——23℃。
其分生孢子抗逆性较强,在室内干燥的情况下,病菌依然能够保持生活力135天。而黄瓜不耐低温,15——16℃就会变得生长缓慢。
侵染黄瓜,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菌,在田间温度15——16℃的时候开始侵染并致黄瓜发病。温度20——24℃、空气相对湿度83%并且黄瓜叶面结露的时候,最有利于其对黄瓜的侵染。
4、症状表现不同
黄瓜灰霉病可使黄瓜花、果实、叶片和茎蔓都染病。病菌多从开败的黄瓜花瓣处侵入,使花腐烂并生出灰褐色霉层,进而向幼果果蒂扩展,引起水渍状软腐、萎缩,瓜条病害处密生灰褐色霉层,使幼瓜部分或全部腐烂。叶片和茎节发病,多由带菌花瓣散落上面引起。叶片初生水渍状、灰白色病斑,渐变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淡褐色或褐色。潮湿时病部呈湿腐状,病斑表面常有轮纹,并长出灰色霉层。干燥时,病斑穿孔,叶片枯焦。茎节部位病斑灰白色,密生灰色霉层。病斑环绕茎节后,上部叶片萎蔫,植株枯死。
霜霉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背面初生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由黄变褐,边缘黄绿色。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长出紫黑色的霉层,干燥时霉层易消失。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全叶呈黄褐色,干枯卷缩,严重时瓜田一片枯黄。
二、黄瓜灰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黄瓜灰霉病
黄瓜灰霉病在保护地或露地栽培时均可发生,但以保护地黄瓜受害重,常造成大量烂瓜,因此防治时要考虑棚室反季节栽培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①改善棚室条件。选择新型的日光温室,覆盖流滴、消雾、保温、防老化多功能棚膜,选择高畦栽培,运用滴灌,有效降低棚室湿度,减少棚膜滴水、黄瓜叶面结露及叶缘吐水。
②加强栽培管理。施足腐熟的农家肥,适时追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增强黄瓜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使用壮苗,及时吊蔓整枝,适当放风,降低棚室湿度,低温天气,注意保温,提高棚室温度。
③棚室消毒。黄瓜定植前,对棚室内部,以及准备使用的架材喷施啶酰菌胺或定菌噁唑等药液灭菌。
④摘除清理可能带菌的病残体。苗期,黄瓜膨大前及时摘除可能的病叶、病花、病果,带出棚室深埋,减少再侵染病源。拉秧清茬时,彻底清理残叶碎蔓,将*壤深翻20厘米以上。夏季轮作换茬间隙,可利用闷棚等方式,杀灭病菌。
⑤生物农药防治。发病初期选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00亿孢子/千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等喷雾,视病害情况,5——7天防治1次。
⑥预防性化学用药。在环境适宜发病但未发病之前,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7天1次。
2、黄瓜霉霜病
霜霉病防治,需要根据其发生普遍,属于流行性病害,具有毁灭性的特点,把防治的重点,放在做好品种选择,栽培防病上。
(1)选用抗病品种。
(2)栽培防病。选择地势平坦,排灌配套的地块。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活性肥,增施磷钾肥。培育无病壮苗,定植后前期少浇水、多中耕,以土壤含水量20——25%为宜。浇水时需要选择晴天上午,切莫阴雨天浇水。
(3)防病。棚室采用聚乙烯无滴薄膜或转光膜。采用高畦盖膜栽培,使用滴灌或渗灌方式,注意温室气候调节。结瓜期晴天日出后闭棚增温,至28℃后开始通风,控制温度不能超过35℃,空气相对湿度75%,夜间温度控制在12——20℃。病害发生难以控制时,可考虑密闭棚室升温到45℃左右1天,利用高温杀菌,抑制病害发展。
(4)预防性用药。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10天1次。
5、杜邦阿砣杀菌剂主要治什么病?杜邦阿陀可防治番茄的灰霉病,黄瓜的灰霉病、霜霉病,辣椒的炭疽病,西瓜的炭疽病、蔓枯病,香蕉的叶斑病、黑星病,枣树的锈病等,杜邦阿陀是22.5%啶氧菌酯悬浮剂,是一种全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杀菌广谱,对卵菌、子囊菌以及担子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耐雨水冲刷,药效稳定,使用灵活。
杜邦法砣广泛用于各种作物的病害防治,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果树、蔬菜等。它能够有效地防治多种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如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秆腐病、棉花枯萎病、苹果黑腐病、番茄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
杜邦法砣的使用方法一般分为喷雾和浸种两种。
喷雾:将杜邦法砣溶解在水中,按照一定的浓度进行喷雾。喷雾时间一般选择在植物生长期的病害高发期。
浸种:将种子浸泡在杜邦法砣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收杀菌剂。浸种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