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植保技术 >

杀菌剂用错植物哪遭殃,药害部位识别指南,三招教你精准避坑

二、嫩芽新叶最娇气,生长点要重点防护刚冒头的嫩芽可比大姑娘还娇贵!去年开春东北大棚的黄瓜苗,农户图省事把代森锰锌和叶面肥混着打,结果新叶全都长成了"鸡爪子"。这...

大伙儿都知道杀菌剂是治病救苗的好东西,可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越打药庄稼越蔫吧的情况?上周山东老张的葡萄园就闹了这么一出——叶子打卷、新芽发黑,最后查出来居然是杀菌剂惹的祸!今儿咱就掰扯清楚,这杀菌剂要是用岔劈了,到底会祸害植物的哪些部位?

杀菌剂用错植物哪遭殃,药害部位识别指南,三招教你精准避坑

一、叶片首当其冲,这些症状要警惕

说句大实话,​​叶子绝对是杀菌剂药害的重灾区​​。去年我在云南果园就见过,农户把三唑类杀菌剂浓度调高了,好家伙,三天不到叶子全变成"豹纹款"——叶缘焦枯、叶面布满黄褐色斑点。

重点来了,药害叶片有三大特征:

  1. ​叶尖叶缘先遭殃​​:就像开水烫过的茶叶边,慢慢往中间蔓延
  2. ​斑点有规律​​:不同于病害的随机分布,药害斑点往往整齐排列
  3. ​背面更严重​​:尤其是乳油类药剂,容易在叶背形成油膜状损伤

二、嫩芽新叶最娇气,生长点要重点防护

刚冒头的嫩芽可比大姑娘还娇贵!去年开春东北大棚的黄瓜苗,农户图省事把代森锰锌叶面肥混着打,结果新叶全都长成了"鸡爪子"。这里给大伙提个醒:

杀菌剂用错植物哪遭殃,药害部位识别指南,三招教你精准避坑

​三类杀菌剂最伤新梢​​:
• 铜制剂(比如氢氧化铜)——嫩芽直接黑给你看
• 三唑类(戊唑醇啥的)——新叶长着长着就缩成一团
• 有机硫类(代森锌这些)——叶脉比叶片先变黄

要是发现新梢不对劲,赶紧用清水冲个三五遍,再补点海藻素之类的修复剂,八成还能救回来。


三、花果受害要人命,这些雷区不能踩

开花坐果期打药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前阵子广西的砂糖橘种植户就吃了大亏,盛花期用了含有机硅助剂的嘧菌酯,好端端的花瓣全掉了,直接损失二十万。

杀菌剂用错植物哪遭殃,药害部位识别指南,三招教你精准避坑

​花果期三大禁忌​​:

  1. 乳油剂型碰上高温——分分钟让花蕾"秃头"
  2. 渗透性强的药配上助剂——能让幼果表皮长锈斑
  3. 傍晚打药不通风——药液在花蕊里结成结晶

记住了,开花前7天到谢花后15天这段时间,配药浓度至少要比平时稀释1.5倍。


四、隐形伤害在根部,地表上看不见的危机

最要命的是地下的药害!去年河北老李的草莓棚,连续用了三次土壤消毒剂,苗子看着挺精神,可扒开土一瞧,根须比八十岁老人的头发还稀少。

杀菌剂用错植物哪遭殃,药害部位识别指南,三招教你精准避坑

​伤根的三大征兆​​:

  1. 晴天中午叶片打蔫,傍晚又支棱起来
  2. 植株越长越矮,跟得了侏儒症似的
  3. 扒开表层土,新根颜色发黑带锈斑

要是发现这种情况,赶紧停用杀菌剂,用矿源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灌根,比啥灵丹妙药都管用。


五、杆茎也会中招,这些条纹要当心

别以为杆茎皮实就乱来!去年我在陕西见的那个葡萄园,枝干上长满褐色裂纹,开始还以为是病害,结果一查是石硫合剂烧的。

杀菌剂用错植物哪遭殃,药害部位识别指南,三招教你精准避坑

杆茎药害有俩典型特征:

  1. ​纵向裂纹​​:像用刀片划过的伤口,多出现在向阳面
  2. ​横向环纹​​:跟套了个橡皮筋似的,阻碍养分运输
  3. ​表皮褪色​​:绿色枝条突然变灰白,八成是药液浓度过高

说句的话,这些年见过太多"好心办坏事"的案例。上个月还见着个新手种植户,看到叶子有斑点就拼命加药量,结果把整个大棚搞得跟火灾现场似的。要我说啊,打药就跟炒菜放盐一个理——宁可淡了补救,也别咸了齁死。下次配药前,先把说明书仔细瞅三遍,手别抖着瞎兑药,保管你家庄稼长得倍儿精神!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zhibaojs/66592.html"
上一篇 多菌灵拌花生种会烂芽吗?三大浓度实测避坑指南
下一篇 蟹爪兰浇多菌灵怎么用_病害防治实操_家庭养花避坑指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