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小是低温根系吸收能力弱引起,建议促根,用生物菌肥加根多乐配合平衡型水溶肥冲施,促根养根,保证根系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供应地上生长,叶片喷施碧护加耐普九二到三次,增强抗逆能力,补上氮钙镁,使叶片变大变厚,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平衡性水溶肥料搭配腐殖酸类水溶肥料随水冲施,同时使用氨基酸或海藻酸叶面肥喷雾调理。建议随水冲施腐殖酸+枯草芽孢杆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叶面喷施碧护+磷酸二氢钾调节生长。
2、调环酸钙在黄瓜上的应用?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并且能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黄瓜上的应用方案如下:
1. 种植前:在育苗期或出苗后15~20天,可以将环酸钙以100mg/L的浓度,喷施于黄瓜叶片表面。浸润5~10秒,不宜叶面过多。然后将草木灰溶液喷雾到黄瓜叶面上。
2. 结果期:黄瓜开花结果期,可采用环酸钙末掺入有机肥中,肥料比例在10g环酸钙末混合至20~25kg左右有机肥或40~50公斤观赏土Ⅰ中,每亩用量在10~20公斤之间。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使用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指导进行决策。另外,使用时要注意药剂的正确配比和使用浓度,以避免环酸钙过量使用对黄瓜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3、红糖加醋喷西红柿黄瓜有什么效果?增肥杀菌,防治一些病害。 应用领域:
用在黄瓜生产中: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用在番茄生产中:可促果实大、产量高;可使花蕾肥大,花穗粗壮。3、用在蔬菜生产中:叶片增厚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增强。
4、黄瓜干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黄瓜干尖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生理性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盐碱化、缺水、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营养不足或过多、生长环境不良等因素引起的。
病理性原因:例如卷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缺少可溶性钙,最近也发现部分缺钙的植株在大量吸收铵态氮后,导致镁缺乏,叶片变厚变脆。 也可能由蔓枯病、霜霉病、角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引起。
药害原因:由于药害如叶面和黄瓜角斑病防治不当时,叶片功能受损,就会发生叶片干边现象。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解决黄瓜干尖问题:
生理性原因:改善土壤质量,确保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氧气等物质充足且平衡。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素,为黄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病理性原因:对于真菌性病害,如蔓枯病、霜霉病和角斑病等,可以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来控制病情。加强肥料管理,避免氮肥过量,注意平衡施肥。同时,避免使用过期或低质量的肥料,以免造成营养不足或过多的问题。
药害原因:在喷洒农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注意喷洒时不要直接喷在叶面上,而是尽量喷在叶背面,以减少对叶面的损伤。同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预防和解决黄瓜干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
5、露天茄子黄瓜种植技术一、露地茄子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茄子品种进行早熟栽培,主要是获得早期产量,利用中晚熟品种主要是供应淡季,获得高产和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品种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选种。
二、露地茄子育苗方法
育苗多于1月中下旬在温床或保温好的阳畦内进行,于3月上中旬阳畦分苗。
播后出苗前,苗床内适宜温度为25~30℃,地温16~22℃。
出苗后,白天苗床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5℃。2~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后苗床宜保持较高的温度。
定植前7~10天,加大通风量,白天温度20℃左右,夜间不低于12℃,使茄子适龄苗茎粗壮,节间短,叶色深绿,根系发达,门茄花现蕾。
三、定植地整理及定植
茄子适于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茄子最怕重茬,前茬最好是3~4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豆类、葱蒜类等蔬菜。
亩施优质圈肥10000千克,或腐熟大粪干、鸡粪2000千克,事先将80千克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拌和发酵,一块施入,然后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畦高10~15厘米,宽70~80厘米,可用90~100厘米幅宽的地膜覆盖。
通常使用聚乙烯透明地膜,可使土壤表层温度提高2~4℃,并有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保护植株根系,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植株生长的功能,可使茄子提早采收5~7天,早期产量增加20%~30%。
一般说来,春露地茄子应在终霜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方可定植。
晚熟茄子可根据茬口安排,灵活掌握,但不可太迟,否则定植后就进入高温期,不易发棵,易发病,产量低。
为提早定植,可采用改良式地膜覆盖法,即将茄子栽在沟内,地膜盖在沟上,开始作为天膜,起防霜防寒作用,待幼苗长高顶到膜后,落天膜为地膜,此法可提前10天定植(气温稳定在12℃时即可定植)。
做法是开深26厘米、宽40厘米的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沟,沟内施肥。
定植时把苗码放在挖好的穴内,留坨1~2厘米高埋严,边栽边盖膜,栽后顺沟浇水,当沟内温度升到25℃时,扎孔放风。
进入6月份后,向植株根部堆土,既可防倒伏,又利于水的排灌。
四、露地茄子田间管理技术
茄子的果实发育进程中要经过现蕾期、开花期、瞪眼期、商品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
1、春露地茄子定植后15天左右,门茄花陆续开放,如栽植过早,外界条件不适于坐果时,应注意保花保果。
在门茄瞪眼期之前,果实生长量相对来说比较小,是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时期,管理上应采取中耕蹲苗措施,适当控制因营养生长过旺而造成的疯长。
门茄瞪眼期是茎、叶、果同时生长的时期,茎叶中积累干物质的量直线下降,而花果中的干物质的量直线上升,此时应加强肥水管理,保证茎叶继续生长和果实膨大的营养需要。
2、茄子结果前期需水肥少,结果后期需水肥多。茄苗定植缓苗后可结合浇缓苗水,随水浇施稀人粪尿,到门茄开花时要适当控水蹲苗,以促使根系继续向纵深发展。
在结果期要给予较多的氮和钾。从门茄瞪眼后,每隔5~7天,视天气和植株生长情况浇清水或稀人粪尿。结果后期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补充根部吸肥不足,喷施时间以晴天傍晚为宜。
3、茄子植株一般不易发生徒长现象,对蹲苗的措施要求不严格。
由于早春气温低,茄子发根慢,在浇过缓苗水后或雨过天晴,要抓紧时机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为7~10厘米,保持土面疏松。
过10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中耕,这两次中耕都要深锄苗坨周围的土壤,划破苗根部的表土。
此时如果土壤湿度过大,营养生长过旺,会引起落花,俗话说“茄子靠耪,黄瓜靠绑”,愈中耕愈有利于茄子生长。
4、雨季来临时,要保证排水沟畅通。浇水后要将畦口打开,以便雨后排水。
5、茄子叶腋发生分枝能力差,一般不需整枝。但门茄以下的潜伏芽,在一定条件下极易萌生侧枝,为了减少养分的消耗,改善植株通风条件,应及时去掉。
6、使用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地防止因温度不适引起的落花,促进坐果,使用生长调节剂最佳时期是花含苞待放或刚刚开放时,但是在使用当中要注意浓度!
7、在茄子生产中,有时出现畸形果,常见的有双身茄、无光泽果实、僵茄和裂茄等。
僵茄又称石茄,属于单性结实的畸形果,果实外观细小、质地坚硬,口感很差。
形成的原因是在开花前后遇到低温、高温或光照不足,花粉发育不良,影响授粉受精。
双身茄是由肥料过多引起,由于养分过剩,细胞分裂过于旺盛,形成多心皮畸形果。如在花期遇到低温或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过大,也易形成多心皮的畸形果。
裂茄有果裂和萼裂两种。萼部破裂多是由于激素浓度使用过大而造成的,果裂原因是由茶黄螨危害使果皮增厚、变粗糙,内部胎座组织仍继续发育,造成内部长外部不长,导致果实开裂,
8、入秋转凉后,有些菜田茄子易得果锈,表现是果实顶端果面粗糙,呈灰白色网眼状疙瘩突起,严重的整个果面粗糙,成灰白色果,甚至果面开裂达1厘米深,种子外露,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病因要归结为红蜘蛛、蚜虫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