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除草剂 蔬菜除草剂 >

蔬菜病害防治必看,5种内吸杀菌剂全解析,h1>

种菜人必存,内吸性杀菌剂挑选指南,h1>大伙儿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到菜园一看,昨天还好好的黄瓜叶子突然长满白毛,西蓝花茎杆冒出褐色斑点。这时候...

种菜人必存,内吸性杀菌剂挑选指南,h1>

大伙儿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到菜园一看,昨天还好好的黄瓜叶子突然长满白毛,西蓝花茎杆冒出褐色斑点。这时候你是不是急着想:到底该用哪种杀菌剂才能治到根上?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种能"内服治病"的好帮手。

蔬菜病害防治必看,5种内吸杀菌剂全解析,h1>

什么是内吸性杀菌剂?

先给大家打个比方,外用的杀菌剂就像创可贴,只能处理表面伤口。而​​内吸性杀菌剂​​更像是口服药,喷到叶面后能被植物吸收,随着汁液流动到全身各处。这就好比给蔬菜打了预防针,从里到外建立防护网。


常见种类有哪些?

这里有个关键知识点:不同杀菌剂对应不同病害。去年我在山东大棚做试验时发现,选错药剂会导致30%以上的浪费。记住这张对比表:

蔬菜病害防治必看,5种内吸杀菌剂全解析,h1>
药剂名称防治对象适用蔬菜持效期
​嘧菌酯​霜霉病/白粉病瓜类/茄科10-15天
​苯醚甲环唑​炭疽病/叶斑病十字花科/豆类7-10天
​噻呋酰胺​灰霉病/菌核病果菜类12-18天
​氟硅唑​黑星病/锈病茄科/葫芦科14-20天
​春雷霉素​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叶菜类5-7天

河北保定菜农老王去年用​​苯醚甲环唑+氨基寡糖素​​组合,把西兰花炭疽病发病率从35%压到5%以下。他说现在配药就跟炒菜放盐似的,得讲究火候。


怎么用才不烧苗?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浓度把控。上个月有个粉丝私信我,说按照说明书的1:800稀释还是烧了番茄苗。这里教大家个诀窍:​​气温超过28℃时,浓度要再稀释20%​​。就像大热天喝浓茶容易伤胃,植物也一样。

重点来了:清晨露水干后2小时内打药效果最佳。要是碰到连续阴雨天,记得加​​有机硅助剂​​,这东西能让药液在叶面铺展得更均匀。不过要注意,助剂用量不能超过0.3%,不然反而会堵塞气孔。

蔬菜病害防治必看,5种内吸杀菌剂全解析,h1>

生物类内吸剂靠谱吗?

现在市面上冒出很多生物杀菌剂,像什么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实话实说,这类药剂见效确实慢,但胜在安全。去年我在自家小菜园做对比,用​​多抗霉素B​​防治黄瓜白粉病,第5天才看到病斑变干,不过后续20天都没复发。适合有机种植的朋友,就是得多点耐心。

有个冷知识:生物杀菌剂和化学药剂混用要间隔3天以上。这就像中药西药不能同时吃,得给植物留出代谢时间。千万别学某些短视频教的"增效混搭法",搞不好会把益生菌和化学药剂互相抵消。


说到最后突然想起来,这两年冒出不少"万能杀菌剂"的噱头。奉劝各位菜友,看见包装上写着"防治50多种病害"的直接绕道。我拆解过这类产品,八成是多种低浓度原药的混合物,实际防效还不到单剂的六成。记住这个理:​​专药专治才是王道​​,就跟看病要对症下药一个道理。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shucai/58091.html"
上一篇 喷了硫磺杀菌剂的蔬菜多久能吃?安全间隔期避坑指南
下一篇 买菜必看!这些蔬菜最容易农残超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