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虫是卷叶蛾,嫩叶期应采用安全高效的杀虫剂,单剂如甲维盐、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等,但见效慢,但持效期长,也可采用复配产品,如甲维盐高氯、甲维盐毒死蜱,见效快,特别推荐甲维盐虫酰肼复配,持效期长达10天以上,并且此配方市面少见,害虫无抗性,每15KG水10g即可,切忌嫩叶期千万不要使用有机磷类以及脲类产品,如丙溴磷、氟铃脲等,会对嫩叶造成伤害!
叶子有黄斑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叶斑病,二是锈病,三是红蜘蛛的危害造成的黄斑,叶斑病推荐使用10%苯醚甲环唑、30%苯醚甲环唑、12.5%戊唑醇(水乳剂的12.5%的戊唑醇均不会抑制生长),锈病推荐三唑酮、百菌清+代森锰锌、多菌灵硫磺悬浮剂,如是红蜘蛛危害,使用2%阿维菌素或哒螨灵成分即可!
2、豆角秧上长七星虫怎么治?豆角秧上长七星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危害较大,会导致豆角秧的营养被破坏,生长缓慢。防治方法如下:
1. 隔离:立即将感染的豆角秧与其他健康豆角秧隔离,以防止虫子继续传播。
2. 拾虫:手拾或用刷子清除受感染的豆角秧上的七星虫,然后将虫子扔到盆外。
3. 喷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喷洒在豆角秧上进行灭虫处理,但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
4. 加强通风:增加豆角秧的通风量,降低环境温度,对于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也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阿维氟铃脲可以喷豆角吗?可以,在豆角始花期用3%阿维氟铃脲悬浮剂50ml兑水20~30公斤喷雾,防治豆荚螟。
阿维·氟铃脲是由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氟铃脲和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阿维菌素复配而成,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二化螟、三化螟);蔬菜小菜蛾、菜青虫;棉花棉铃虫、红蜘蛛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豆角蔬菜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消灭豆角三大虫害这样做时间:
一、豆荚螟豆荚螟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一般在傍晚时开始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清晨终止外出活动。?
防治措施:
1、清除田间落花落角,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角,以减少虫源。
2、架设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习性,进行诱杀。
3、药剂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药剂,每隔10天喷施1次。?
二、潜叶蝇
以幼虫潜入叶里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植株生长。潜叶蝇主要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等。
防治措施:
1、采用粘虫板诱杀成虫。
2、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喷施药液要着重喷洒叶背面。药剂可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3~5ml/亩兑水40-50kg喷雾,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4000-5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三、红蜘蛛豆角上的红蜘蛛又称豆叶螨。8-9月为盛发期,成、若螨吸食嫩叶,叶片被害后皱缩易落叶。发生初期,叶面失绿变白后变红,叶背的细丝网可直接看出发生的范围和面积。发生后立即用喷雾器喷一个农药包围圈,其范围要略大于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植株进行彻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扩散。?
防治措施:
注意虫情监测,发现有少量受害,应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有天气干旱要注意及时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叶螨增殖。
5、豆角蚜虫用啥药效果最好?化学防治—化学药剂参考
4.5% 氯氰菊酯 水乳剂(低毒) 使用50-80毫升/亩 喷雾
20% 烯啶·噻虫啉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20克/亩 喷雾
40% 烯啶·吡蚜酮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15克/亩 喷雾
30% 啶虫·毒死蜱 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1000-1500倍 喷雾
2.5% 氯氟氰菊酯 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15-20毫升/亩 喷雾
10% 啶虫脒 微乳剂(低毒) 使用5000-8000倍液 喷雾
8% 阿维·吡虫啉 悬浮剂(低毒) 使用15-18毫升/亩 喷雾
20% 联苯·三唑磷 微乳剂(低毒) 使用20-30毫升/亩 喷雾
3.2% 甲维·啶虫脒 微乳剂(低毒) 使用35-45毫升/亩 喷雾
350克/升 吡虫啉 悬浮剂(低毒) 使用2.9-5.7克/亩 喷雾
25% 吡蚜酮 悬浮剂(微毒) 使用16-24毫升/亩 喷雾
10% 噻虫·高氯氟 悬浮剂(中等毒) 使用9-15毫升/亩 喷雾
25克/升 溴氰菊酯 乳油(中等毒) 使用15-25毫升/亩 喷雾
40% 氟虫·乙多素 水分散粒剂(微毒) 使用7.5-12.5克/亩 喷雾
10% 氟啶虫酰胺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35-50克/亩 喷雾
7.5% 氯氟·吡虫啉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35克/亩 喷雾
22.4% 螺虫乙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0-4000倍液 喷雾
48% 噻虫啉 悬浮剂(低毒) 使用5-10毫升/亩 喷雾
50% 抗蚜威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18克/亩 喷雾
10% 吡虫·灭多威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50-70克/亩 喷雾
50% 阿维·吡蚜酮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2-15克/亩 喷雾
1.5% 苦参碱 可溶液剂(低毒) 使用30-40克/亩 喷雾
200克/升 吡虫啉 可溶液剂(低毒) 使用5000-8000倍液 喷雾
10% 溴氰虫酰胺 可分散油悬浮剂(微毒) 使用33.3-40毫升/亩 喷雾
22% 噻虫·高氯氟 微囊悬浮-悬浮剂(中等毒) 使用5-10毫升/亩 喷雾
5% 高氯·啶虫脒 微乳剂(中等毒) 使用20-40毫升/亩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