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膨大药能混杀菌剂?3要3不要口诀保收成

呦喂!张大哥蹲在葡萄架下直挠头,手里拿着膨大素和杀菌剂的瓶子左右为难。去年隔壁老王把这两样药兑着打,葡萄烂了三分之一。可农资店老板又说能混用,这到底该听谁的?今儿咱就仔细说这事!
一、膨大剂和杀菌剂根本不是一路人
膨大药是催肥的——就像给人吃蛋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吡脲这类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是治病的——相当于抗生素,常见的有代森锰锌、嘧菌酯这些。你比如说,氯吡脲最怕金属离子,而代森锰锌里偏偏含锰元素,这俩碰一起就跟油和水似的。

去年河北昌黎的教训可惨了:老刘家把噻苯隆和铜制剂混用,结果葡萄表皮出现铁锈斑,收购商直接砍价30%。记住了啊,铜、铁、锌这些金属元素的杀菌剂,绝对别跟膨大药勾兑!
二、能不能混用看这三条铁律
- 看PH值:拿试纸测测两种药液的酸碱度。比如苯醚甲环唑是酸性(PH4.2),要是碰上碱性膨大剂,立马中和失效。
- 看剂型:水剂膨大药能跟悬浮剂杀菌剂混,但乳油剂型的千万别混——这玩意儿混了就跟浆糊似的堵喷头。
- 看温度:超过28℃就别冒险了,高温会加速化学反应。去年七月山东大棚里有人混药,半小时就析出沉淀物。
三、要命的三种勾兑组合
膨大剂类型 | 危险搭档 | 不良反应 |
---|---|---|
氯吡脲 | 代森锰锌 | 产生褐色絮状物 |
赤霉酸 | 氢氧化铜 | 药液变蓝绿色 |
噻苯隆 | 春雷霉素 | 出现油水分层现象 |
四、安全混用的三板斧
第一招:现配现用
早上配的药别留到下午,特别是含有氨基酸的膨大剂,两个小时就会变质。你比如说,腐殖酸类膨大剂和杀菌剂混合后,有效期最多4小时。
第二招:二次稀释
千万别图省事!正确做法是:

- 先兑膨大剂:1克药+500ml水搅匀
- 再兑杀菌剂:另取500ml水化开药粉
- 最后把两种药液慢慢倒进大桶
第三招:试喷三株
选三串葡萄做实验,48小时后没出现卷叶、白斑再大面积使用。去年大连老赵家就这么干的,成功避开了一次药害。
五、老农的保命口诀
_"三要三不要"_口诀在烟台葡萄圈传疯了:
要分开溶解、要间隔2小时、要加助剂;
不要金属药剂、不要高温操作、不要省试纸钱。
你比如说,加有机硅助剂能让药液更稳定,每亩成本才多花2块钱,但能降低60%风险。
六、混出事故怎么救?
上个月石家庄王大姐误把嘧菌酯和赤霉酸混用,第二天葡萄叶就起泡。农技站给的方案特管用:

- 立刻喷清水冲洗3遍
- 兑0.3%的白糖水补营养
- 三天后追施海藻肥
这套操作愣是救回了七成产量,比直接放弃强多了!
要我说啊,这混药就跟炒菜放调料似的,得讲究个先后顺序。实在拿不准的时候,宁可多打两遍药也别图省事。现在花点试纸钱,总比到时候看着烂葡萄干瞪眼强!对了,下次买药记得让店家送PH试纸,这可是混药的保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