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降盐度
弧菌在高盐低盐的环境下不容易大量繁殖,可以通过降低盐度,来抑制弧菌繁殖。
2、加大换水量
加大换水量可以将水中的弧菌排出,换水新水后,也可以稀释弧菌。
3、内服杀菌剂
对于对虾体内的弧菌可以通过拌料内服纳米银进行杀灭,一天2次,一共5天,停止拌5天后,后续增加循环,可以降低虾体内弧菌含量。
4、池塘改底
弧菌喜欢滋生在底部残饵、粪便、死藻种,池塘底部的弧菌是水体中弧菌的主要来源,必须要彻底的对池塘底部进行改底消毒,切断弧菌的来源。
也可以使用20%的过硫酸氢钾连续改底两天氧化底部腐殖质,杀灭池塘底部细菌。
2、水产链球菌最佳治愈方法?1、外用泼洒方法
① 直接泼洒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主要成分是乳酸菌)
但成本比较高,我们在育苗场使用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泼洒于水体,即便是水体弧菌超标,在使用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0.5克/立方米水体的用量时,水中的弧菌基本消失,全部抑制住。
方法是溶解于水,直接泼洒于水中。
② 用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培养乳酸菌发酵液泼洒水体
取100克即一包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 ,加红糖15~20公斤,加强微水产苷0.5公斤,加水200~300公斤,在25度以上的温度下,静置培养两天即可用(每天搅拌一次),培养结束时,发酵液可达到10亿/毫升以上的含量。
使用时,每亩水面泼洒这种发酵液10公斤即可完全抑制弧菌。
使用成本,以上制作成本,按零售价计算为1元/公斤的成本,每亩使用成本为10元/亩,但效果肯定,且显著抑制有害藻类如蓝藻的发生,促进水体嫩爽,促进老藻分解,新藻繁殖,水色变好;并保证水色夏天20天以上,冬天45天以上;
在广东有一些养殖户,一包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加红糖20公斤,加强微水产苷1公斤,加水500公斤来培养3~4天,也成功,最终PH达到4左右,即算成功,并出售给周围的养殖户使用,效果反馈非常的显著。
③ 泼洒强微降氨靓水乳酸菌相
现在出了新产品,强微降氨靓水乳酸菌相,使用成本低,抑制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效果好,按产品的使用说明来使用,如果想完全抑制弧菌和链球菌等,一包强微降氨靓水乳酸菌相用于2亩,救命时只用1亩,用2公斤红糖加30公斤水,浸泡一小时以上后,全池均匀泼洒即可。
④ 泼洒保苗救急乳酸菌相
这也是一个新产品,用来救命用的,但也可以平时用来抑制弧菌和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只是使用成本高一些,一包用于3亩,用2公斤红糖加30公斤水,浸泡一小时以上后,全池均匀泼洒即可。
2、内服使用方法
① 直接内服乳酸丁酸拌料宝,强微水产苷配合使用
每100公斤对虾饲料中,添加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一包100克,添加强微水产苷50克;可以彻底控制抑制对虾体内的弧菌危害,和罗非鱼体内链球菌危害。
但本方法对水体中弧菌和链球菌的控制力比较弱一些,毕竟用量不够,例如一亩虾塘,一天只喂5公斤料的话,只需要强微虾偷乐5克,所以,对整体一亩水体来说,通过内服,再通过对虾排泄的粪便中的乳酸菌,水中增加的乳酸菌并不多,对水体的弧菌和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有限。
② 发酵豆粕,或发酵鱼虾类饲料
方法是,一包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加一包强微豆粕发酵剂(或一包活力99生酵剂、或半包强微99生酵剂、或半包强微无抗饲料发酵剂),用来发酵豆粕(或发酵对虾饲料,或发酵普通鱼饲料)400公斤,加水240公斤,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3~5天,产生曲香,酸香味为止,PH4~5左右。
在这里,既利用了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中的高含量乳酸菌,也利用了强微豆粕发酵剂(或活力99生酵剂、或强微99生酵剂、或强微无抗饲料发酵剂)中的发酵功能,对豆粕进行了强烈的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菌和小肽,同时,分解了豆粕,提高了豆粕的利用率,并产生了甘露寡糖,是乳酸菌的伴侣,显著抑制鱼虾体内外的弧菌和链球菌。
注意这里是用强微乳酸丁酸拌料宝,与强微的发酵剂配合使用的,发酵剂可以选择:1.强微豆粕发酵剂;2.活力99生酵剂;3.强微99生酵剂;4.强微无抗饲料发酵剂;中的任何一种,效果上以强微豆粕发酵剂最好,强微无抗饲料发酵剂第二,强微99生酵剂第三,和活力99生酵剂次之。
喂法:以上述发酵饲料折干20%,搭配未发酵的对虾或鱼类饲料80%来喂鱼虾即可。
注意折干的概念:如果发酵饲料含水量为40%左右,如果一次喂料10斤折干料,则按上述配比,可取发酵料湿的料3.2斤(相当于折干只有2斤),取鱼虾饲料8斤,混合后喂鱼虾就可以了;
方法,既可以抑制水体中的弧菌和链球菌,又可以抑制鱼虾体内的弧菌和链球菌,也是目前对虾养殖中,比较公认的好方法,即发酵饲料的方法;
养殖户可以慢慢增加发酵料的用量,例如我们推荐最高发酵料用量为占一半,即发酵料折干一半50%,鱼虾饲料一半50%,例如一次喂10斤的,可取发酵料湿的料8斤,取鱼虾饲料5斤,混合后喂鱼虾即可。
3、对虾溶氧多少正常?对虾养殖过程中最适合是溶氧是5mg以上,当溶氧低于2mg,对虾脱壳不遂,很容易死亡,氨氮亚硝酸盐容易升高,弧菌爆发,并且在对虾脱壳和吃料的过程中对虾对氧气的需求量是平时两倍以上,但是在溶氧过饱和高于10mg\L时对虾溶易得气泡病,因此溶氧十分关键,养殖中有一句话是只要解决溶氧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对虾养殖一多半问题,在池塘中可以放一个测量溶氧的仪器24小时监测溶解氧,做到心中有数。
4、对虾白膜不明显的原因?对虾白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饲养水质不好、养殖密度过高、饲料不均衡、水温过高或过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对虾体内的色素沉积和代谢也会影响白膜的颜色和透明度。为了保持对虾的健康和生长,需要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
5、南美对虾壳出现蓝色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4
一5 病毒性疾病"6 白斑病4 对虾白斑症病毒病54" 5 病原病原体为白斑杆状病毒,病毒粒子为粗短杆状,具有囊膜,无包涵体。4# 5 症状初期病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行动迟缓,漫游于水面或池边水底或在池边水面打圈,发病后期典型的症状为甲壳内侧出现白点,特别是头胸甲白点最为明显,肉眼可见,头胸甲易剥离,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肝胰腺呈现淡黄色或灰白色。47 5 防治方法!改善虾池环境条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发现病虾后及时清除死虾,防止交叉感染;#投喂优质配合饵料,在配合饵料中添加“虾复合预混料”或免疫多糖等增强对虾抗病力;$使用“8- 活力菌”、“高效底质改良剂”等活菌制剂。放苗后每"$ 9 ": 天用“8- 活力菌”、“高效底质改良剂”等改良底质和水质;在幼虾期,病毒病流行季节,每半个月用": 9 #$ 克; 米7 生石灰或每"$ 9 ": 天用$6 # 9 $6 。#6 桃拉病毒综合症4 俗称红体病、红尾病54" 5 病原病原为桃拉病毒,属?@A 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4# 5 症状急性感染的病虾壳软,停止摄食,虾体变红,尤其尾部更为明显。慢性感染对虾的甲壳具有黑色斑点,虾仍能摄食但不生长或造成慢性死亡。病虾有的仍能脱壳,但虾体会变白。47 5 防治方法同上述白斑病的防治方法。4
二5 细菌性疾病4" 5 病原病原体为非$" 群霍乱弧菌。4# 5 症状病虾行动呆滞、葡伏于池底或水草上,有时在水面狂游、翻滚。肌肉变为白色不透明。病虾眼球肿胀,由黑色变为褐色,进而溃烂,剩下眼柄。47 5 防治方法!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合理放养密度,科学投饵减少剩饵,保持虾池底质和水质良好;"使用“高效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和水质;#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6 # 9 $6 9 :>混入饵料中口服: 9 % 天。#6 红腿病4" 5 病原病原有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4# 5 症状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明显。头胸甲鳃区呈淡黄色,血淋巴稀薄,凝固慢或不凝固。病虾在水面慢游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47 5 防治方法同烂眼病的防治方法。76 烂鳃病4" 5 病原病原为弧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4# 5 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和溃烂,有的溃烂鳃丝的后端呈黑褐色。病虾浮于池边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当池水溶氧低时,病虾首先死亡。47 5 防治方法同烂眼病。4
三5 固着类纤毛虫病4 又称黑鳃病5"6 病原常见固着类纤毛虫有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和单缩虫等。#6 症状病虾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均可附着,形成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或鳃发黑。病虾大量附着虫体引起对虾不脱壳,严重的可引起患病对虾慢性死亡。76 防治方法!投喂优质、高营养配合饲料。投饵量要科学合理勿过量;"保持虾池底质与水质优良;#对虾脱壳期在饵料中添加">“脱壳促长剂”,促进虾脱壳;$用“蟹虾纤虫杀”全池泼洒,每立方米$6 B 克。4
四5 蓝藻中毒"6 病因淡化养殖池因微囊藻过量繁殖,透明度#$ 厘米以下。当藻体大量死亡,经细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对虾中毒死亡。#6 诊断方法池水白天光合作用出现大量蓝绿色或铜绿色浮游藻类,漂浮于水表层。有风时池塘下风水表层积聚大量微囊藻,并有腥臭味即可诊断之。76 防治方法!彻底清淤与消毒;"控制投饵量以免残饵积累太多;#用“络合铜”$6 % 克; 米7 或“青苔净”$6 7 克; 米7,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