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杀菌剂 >

退菌特可以用什么代替 白头翁移植方法?

1、白头翁移植方法?种子生产上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移栽。种子的采收东北一般在6月上旬,当有60%的种子黄化成熟时即可采收。种子采收过早,成熟度达不到,出芽不壮;采收...

1、白头翁移植方法?

种子

生产上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移栽。种子的采收东北一般在6月上旬,当有60%的种子黄化成熟时即可采收。种子采收过早,成熟度达不到,出芽不壮;采收过晚,种子就会由自身的羽毛带着随风飞散。采收回来的种子放在箩筐里在阳光下晾晒,上面复盖纱窗网,以免种子随风飞走。晒到98%以上的干度时,放在铁网筛上反复揉搓,直到种子和羽毛都搓碎掉到铁网下为止。白头翁种子很小,一般1kg种子有50万粒,播种适时、适当,出芽率可达80%以上。

早春播种多在3-4月进行,条播,行距3.0-4.5厘米,播后复土,以盖住种子为度。至第2年早春,越冬幼苗未萌芽前,按行、株距30厘米×9厘米进行移栽。

分株

在老株尚未萌发时连根挖起,分株栽植。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应选择地势稍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盐碱易涝、重黏土地不宜种植。选地后根据土壤肥力施肥,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少施化肥。每亩(667㎡,下同)施农家肥3000-4000kg,翻地深30-35厘米。将土块耙细后做床,床高15-20厘米、宽1.0-1.2m,床面用耙子搂细,做成微凸床面等待播种。

育苗

选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禁用旧种子。有喷灌条件的可直接播种,没有喷灌条件的可催芽后播种。种子催芽方法:种子用温水浸泡4-6小时,期间换水一次,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5-30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要适当翻动种子,以免发热;4-6天后,当有70%以上的种子冒出芽尖时即可播种;若不能及时播种的,要把发芽的种子放在2-5℃的条件下保存。播种时按每亩2.5kg种子的量,把种子均匀地播到床面上,然后用筛子筛细土把种子盖上,一般复土0.2厘米左右,然后浇透水,用稻草、松树针叶等物复盖床面,以利于保湿、出苗。

管理

播种后条件适宜,经催芽的种子一般播后4-5天即可出苗,未经催芽处理的种子出苗时间要长些。出苗后逐步撤除稻草等复盖物,以半遮半盖为度。当长出真叶后用病霉灵兑叶面肥喷施防猝倒病,每隔5-7天喷1次,一般喷2次即可。另外可根据长势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后立即浇水或雨前顶雨追施,以防烧苗。除草要早、要彻底,以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也可在出苗前喷施农达除草,不过要掌握好喷药时机。

移栽

白头翁春、秋季都可以进行移栽,可以用当年的1年生苗,也可以用2年生苗进行移栽。因白头翁喜干燥凉爽气候,移栽田最好选择地势高燥地或坡地。可做床移栽,也可以垄栽,做床栽培的株、行距一般在10厘米×25-30厘米,垄栽的株距在8厘米左右。移栽后如遇干旱,需要栽后浇透水,白头翁极抗旱,所以缓苗后在无大旱的情况下基本不需浇水。白头翁耐贫瘠,苗期可适当施氮肥;抽苔时要摘除花蕾,以利根部发育;以后每年在返青前每亩可追施复合钾肥10kg,以利于加快根系生长。

收藏

一般移栽后2-3年收获,秋季在地上部分枯萎后,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成成品,一般每亩产鲜白头翁1500-2000kg以上。

病虫防治

根腐病

在雨季和低洼积永地块内易发生根腐病。防治方法:①移栽前将种根用50%退菌特100倍液授泡3-5分钟后再栽植;②生长期的雨季应注意排水.以防止地内积水。③发病期用50%的托布津800倍液进行浇灌。

蚜虫

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蚜虫危害,主要吸食嫩芽和嫩叶,尤以天气干旱时为严重。防治方法:在蚜虫发生期用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的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每周1次,直至无蚜虫危害为止。

2、杀菌剂杀虫剂混配可以用几种?

1.

多菌灵、福美胂、百菌清、代森锌、退菌特、粉锈宁等杀菌剂可以与对硫磷、马拉硫磷、辛硫磷、水胺硫磷、甲基异硫磷、哒嗪硫磷、氧化乐果、杀螟松、敌百虫、久效磷、磷胺、乙酰甲胺磷、敌敌畏、速灭效丁、灭扫利、来福灵、功夫、杀螨剂等杀虫剂混合使用,其中退菌特在与杀螟松混合使用时,应当现配现用。

2.

石硫合剂、硫悬浮剂、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以与敌百虫、对硫磷、马拉硫磷、水胺硫磷、杀螟松等杀虫剂混合使用(与对硫磷、马拉硫磷、水胺硫磷、杀螟松混合使用时应当现配现用),不能与辛硫磷、甲基

3、保护草坪的三种方法?

严禁踩踏:返青季节应注意防止行人践踏草坪,影响草坪分蘖和生长。应设立明显标志或专人看管,严禁游人践踏草坪。

清除杂草:草坪生长初期也是杂草繁殖生长的季节,清除过高、过密的杂草,保证草坪整齐一致。化学除草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如2,4-D丁酯、二甲四氯、扑草净、绿麦隆等防除阔叶杂草。使用时应进行小面积试验,待成功后再进行大面积防治,20至30天防治一次。

病虫害防治:虫害以地下害虫为主。随着气温回升,白粉病锈病、立枯病等随之发生。匍匐翦股颖春季病害最为严重。用粉锈宁控制白粉病、锈病的发生,用代森锰锌、百菌清、退菌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极佳。浓度一般在800至1000倍,中下旬应防治两次,控制病情的发展和蔓延。

斑秃地块补草:补种时间应安排在无霜期以后,补种可以采取铺草卷或草块、栽草根、播种等方式。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 月上旬进行播种或补栽,如遇低温应采取覆盖薄膜或喷施地面增温剂防霜,促进草种早日发芽。

4、蒜苔有白点打什么农药?

?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病叶枯死、植株早衰、蒜头减产、蒜苔霉烂,直接影响产量。

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苔。

? 叶枯病防治方法

? (1)播前药剂拌种、浸种。蒜头剥开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蒜头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

? (2)不连作,改种其它蔬菜,对病残株要及时清理,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

?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温度增强植株抗病力。

? (4)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葡萄5月上旬打药的配比?

一、合理密植

①种植密度一般篱架栽培株距0.5米,行距2米;小棚架栽培株距0.7米,行距4米。葡萄架面向北攀爬,病虫害不易侵入。

②及时绑蔓摘心和疏除副梢。一般要求在花后5~7天(6月初)开始第1次绑蔓摘心,2年生苗及多年生苗结果枝留12片叶摘心,营养枝留10片叶摘心,接近地面50厘米以下的枝条要全部抹除;当年枝条延长蔓在1.5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为1∶2,随后进行第1遍副梢处理,发育枝副梢保留1片叶反复摘心。接近地面的果穗,可用绳子适当高吊,以防止病虫危害,要求在7月中上旬和8月中上旬进行两次摘心和副梢处理,确保园内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2、选用嫁接苗

红提葡萄扦插苗抗病性能差,可利用抗病性能好的砧木通过嫁接来提高它的抗病能力。

3、清洁田园

要求在每年春秋季集中进行,冬剪时剪落的病枝、病叶及病果清扫一起,并剥掉蔓上老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减轻翌年的危害。在生长季节发现病虫危害时,剪除病枝、果穗、果粒和叶片集中田外销毁。

4、及时套袋

套袋不仅可使果面清洁,色彩鲜艳,果粉完整,无污染,还可防止霜霉病、日灼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红提葡萄落花15天后即可套袋。

5、水肥管理

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含水量,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增强树体抗性。但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土壤积水或干旱,能促使病虫害发生;地势低洼的果园,要注意排水防涝,促进植株根系正常生长,有利于增强树体抗逆性。

①科学施肥红提葡萄成熟晚,生长期长,要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葡萄采收后(10月下旬~11月上旬)在葡萄的行间,距苗40厘米处开沟,每667平米施腐熟有机肥2吨、油渣100千克。萌芽前(4月中旬)667平米施尿素40千克。套袋后(6月底7月初)人工追肥,667平米施尿素、二铵、钾肥或三元复合肥40千克,在根端附近开深30~40厘米、宽30厘米的沟,将化肥混土埋入沟中。葡萄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后,其抗病能力增强。

②葡萄园中发现黄化病,每年6月份开始发生在新叶上。针对这种现象,从5月份开始喷施葡萄专用氨基酸、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钾等微肥。磷酸二氢钾液按0.1~0.15千克磷酸二氢钾对水50千克施用,施1%的硫酸亚铁溶液。每隔10天左右施用1次,到7月下旬叶色则由黄转青,效果十分明显。

③适时灌溉葡萄全生育期一般灌水7~8次,一要巧灌催芽水,在葡萄出土至萌发抽枝前浇灌,即4月中上旬灌第1水;二要巧灌催花水,在花前花后间隔15天灌第2、第3水,一般在4月底和5月中下旬;葡萄膨大期灌第4~5水,间隔时间为15~20天。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期,要求勤灌、迅灌,灌水要分轻、重,轻灌是指只灌沟不灌席面,重灌就是沟席同灌。芽前水和花前水一定要轻灌,如田间湿度好芽前可不灌;花后水和葡萄膨大第1水要重灌,随后二次膨大水可轻灌;冬灌水要重灌,有一定防寒杀菌作用。越冬封冻水浇后要晾2~3天,待表面土壤干后再埋土防寒,以防土壤湿度过大,造成芽眼腐烂。

6、深翻除草

11月上中旬,清园后结合施基肥深翻,用机力或人力及时进行深翻,消灭病虫害的侵染源,将土壤表层的害虫和病菌埋入施肥沟中,以减少病虫来源。葡萄生长期要及时中耕锄草,特别是7、8月间一定要保持园内清洁。

7、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果树病原、害虫对温度、光谱声响等特异性的反应和耐受能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的方法。葡萄苗木在30℃条件下处理1个月以上则可以脱除茎痘病。根据部分害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果园中安装黑光灯诱杀害虫,防治效果较好,但要减少误诱天敌的数量。

8、苗木消毒

葡萄种植前,将修剪后的苗木,放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00倍福美砷液浸沾2~3分钟,消毒灭菌杀虫;用鲜牛粪、粘土和水,以1∶2∶7的比例混合调匀成浆,将苗根浸入浆液之中沾浆。还可以在葡萄栽植后用生根粉灌根,栽后一周用10毫克/千克的3号生根粉浇根。方法是:把苗茎周围的土扒开,用配好的生根粉液浇灌,每株用药液350克,待药液完全渗透后覆土封严。

9、全园消毒

冬季11月中下旬在清园下架后封土前,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消毒,包括葡萄植株、土壤、铁丝、杆子全部要喷到。来年开春4月中旬出土后葡萄芽膨大吐绒时,全园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以防治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瘿螨等多种病虫害。严禁石硫合剂和其它农药混用。

10、药剂防治

①5月初~6月初,喷施两遍半量式的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的配比为1∶0.5∶200,也可用科博代替使用,配比药液为800倍液。喷药时要求水量充足,用机力喷雾,效果最佳,如套袋及时,且园内没有任何发病的迹象,套袋后可再喷施1次等量式的波尔多液。

②在套袋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葡萄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等。

③7、8月份是红提葡萄霜霉病发病期,一般7月初是初发期,8月份初进入高峰期,如果气温高、湿度大病害可持续到9月初。化学防治要求每隔10天1次,如果有轻度发生可缩短到5~7天1次。防治药剂有乙磷铝、甲霜灵、代森锰锌、福美双、杀毒矾等,要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乙磷铝兼保护和治疗作用,可在套袋后7月初用90%可溶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施,效果最佳。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shajunji/133491.html"
上一篇 刚配种的母猪能喂泰万菌素吗 母猪配种,老是配不上怎么回事?
下一篇 退菌特为什么有酸臭味 退菌特在苹果上的用途?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