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杀虫剂 >

鱼塘菊酯类杀虫剂 鱼塘杀虫上午好还是下午好?

1、鱼塘杀虫上午好还是下午好?因为开春的温度比较低,所以一般需要根据水温来选择合适的杀虫药上午10左右较好水温升高,在水温低于15℃的时候可以选用精制敌百虫,当...

1、鱼塘杀虫上午好还是下午好?

因为开春的温度比较低,所以一般需要根据水温来选择合适的杀虫药上午10左右较好水温升高,在水温低于15℃的时候可以选用精制敌百虫,当水温在20℃的以上的时候可以阿维菌素类的药物,需注意,需要慎用氰戊菊酯类的药物。

在低温季节使用杀虫药的时候需要注意水体中的溶氧量,如果缺氧的话便不宜使用药物,必须得使用的话就要开启增氧机。

2、钓鱼塘夜里可以用二氧化氯吗?

1. 钓鱼塘夜里可以用二氧化氯

溶解氧。大多数泼洒型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比如各种消毒剂,VC等产品,因此不宜所以用药时间最好是避开傍晚、夜间、清晨或阴雨天这些时间段,因为如果池塘增氧能力比较差的话,这些时间段用药很容易造成水生动物缺氧浮头,甚至泛塘。如果实在是一些紧急情况要在这个时候用药,最好是搭配一些化学增氧产品,确保鱼虾不受缺氧影响;

2. 温度、光照强弱。水产过程中大部分消毒药物的毒副作用,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比如硫酸铜,所以我们用药的时候尽量避开高温以及强光照条件,同时也可以保护养殖户的安全, 一些药物的毒性与水温呈负相关,比如菊酯类杀虫剂,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时),对花白鲢毒性大,所以因此春季温度低时要慎用或尽量避免使用菊酯类杀虫药物。有些药物对光线较为敏感,不宜在中午光照强时使用,比如二氧化氯,见光易分解而降低药物的使用效果;

3、s-氰戊菊酯持药期多长?

3个月

S-氰戊菊酯,其又名来福灵,是一种活性较高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m.p.59~60.2℃;相对密度1.26(26℃),蒸气压0.067×10-3Pa (25℃),折射率n25D1.5787,旋光度[α]25D-15.0 o。易溶于丙酮、乙腈、氯仿、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溶解度>60%,在甲醇中溶解度7%~10%,乙烷1%-5%;在水中溶解度0.3mg/L。分配系数(正辛醇/水)1660000(25℃)。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会分解,常温下贮存2年稳定,对日光相对稳定。原药为棕褐色黏稠液体,在室温为固体,m.p.49.5~55.7℃。

4、水产农药残留用什么解毒?

目前,使用活性炭可以有效解毒水产中农药残留。水产养殖过程中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但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而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剂,在水中能够吸附有效物质,同时其亲水性也能够使其有效地拦截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减少水产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的危害。除了活性炭外,也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可以解毒水产中的农药残留,比如热处理、紫外线照射等。但这些方法或许会对水产的口感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活性炭解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在进行水产养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防治措施的合理使用和农药残留的检测,以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5、鱼塘鲢鳙接连死怎么回事?

鲢鳙鱼死亡原因:

1,因继发感染水霉、鳃霉与赤皮病而出现死亡。用户放养花白鲢鱼种的时间较晚,有的甚至延续到4月中旬,因转塘水温偏高,鱼种疯狂地挣扎跳跃,在挑捡、称重与运输过程中,鱼体表受伤情况较严重。受伤的花白鲢过塘后,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精心呵护,伤口被真菌与细菌感染,出现水霉、鳃霉与赤皮病。

2,不规范地外用消杀剂,造成花白鲢因缺氧或中毒而出现死亡。清明前后养鱼户们习惯使用常规杀虫与消毒药加量外泼,高毒高残留药物因局部浓度过高对水面表层的花白鲢产生强烈刺激,往往造成花白鲢中毒死亡。例如:杀虫药敌百虫在碱性水中会产生毒性更强的敌敌畏;菊酯类杀虫药也对鱼的神经刺激较大,稍微过量也会导致鱼中毒死亡。

3,重金属类药物硫酸铜在杀纤毛虫的同时,也顺便将水中有益的浮游生物杀死了,导致花白鲢缺乏适口饵料。强氯精与二氧化氯等氯制消毒剂对鱼与浮游生物也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每次常规杀虫后,花白鲢因药物刺激而出现慢性中毒,加上浮游生物大量灭亡而出现瘦水。

4,花白鲢长期处在饥饿、缺氧及药物刺激状态下,会停滞生长甚至发病死亡。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shachongji/90323.html"
上一篇 食用菌专用杀虫剂有几种 稻壳粉的用途?
下一篇 黑寡妇杀虫剂 幽灵蛛为什么不能打死?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