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混用真能杀虫效果翻倍还不伤作物吗?

​​自问自答环节:你们最关心的六个问题​​Q:兑药顺序真有那么讲究?A:必须的!正确姿势是先化开吡虫啉粉剂,再倒氯氰菊酯乳油。反过来容易结块,跟和面先加水还是先...

听说隔壁老王去年种辣椒用了这俩药混打,虫子死得那叫一个干净,可转头老李家照葫芦画瓢,结果叶子烧得跟油炸海苔似的。这事儿整得咱心里直犯嘀咕——这农药混用到底是杀虫妙招还是毁地雷区?就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得摸准平台规则一个道理,农药混用也有它自己的门道。

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混用真能杀虫效果翻倍还不伤作物吗?

​先说说最要命的问题:这俩药掺和着用到底安不安全?​
去年我们村二柱子就栽过跟头,大中午顶着太阳打药,结果虫子没见少,番茄叶子先卷了边。后来农技员老张说了大实话:安全不安全全看四个关键点:

  • 水温必须控制在凉白开温度(25-30℃)
  • 现配现用别过夜(容易结块沉淀)
  • 每亩总药量不能超标(特别是氯氰菊酯)
  • 打药时间得掐准(早上露水干后2小时内)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那要是不小心手抖加多了咋整?去年村西头刘婶家葡萄园就出过这事,补救办法倒是简单粗暴——连浇三遍透地水,再喷点芸苔素内酯。不过话说回来,这招也就救救轻度药害,真要把叶子烧焦了,神仙来了也得摇头。


​效果到底能翻几倍?这里有份真实对比数据​
拿最让人头疼的蚜虫说事:

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混用真能杀虫效果翻倍还不伤作物吗?
  • 单用吡虫啉:3天灭虫率55%
  • 单用氯氰菊酯:3天灭虫率63%
  • 1:1混用:48小时灭虫率直接飙到88%
    (数据来自县农技站2025年实验报告)

但这里头藏着个魔鬼细节——配比不是固定死的!不同作物得看菜下饭:
→ 叶菜类(白菜/菠菜):10ml氯氰菊酯+15g吡虫啉兑30斤水
→ 茄果类(茄子/辣椒):15ml+20g兑40斤水
果树类(苹果/梨):20ml+25g兑50斤水
(重要提示:这个比例适用黄河流域,南方地区得减量15%)


​三大作死操作千万别碰​

  1. 和有机磷类农药勾兑(比如敌敌畏)——轻则药效全失,重则烧根死苗
  2. 高温时段打药(地表温度超35℃必出药害)
  3. 连续使用超3次(虫子会产生交叉抗药性)
    上个月邻县有个大棚户就踩了第三个雷,连续混用5次后,蓟马反倒越杀越多,最后不得不换更贵的进口药。

​自问自答环节:你们最关心的六个问题​
Q:兑药顺序真有那么讲究?
A:必须的!正确姿势是先化开吡虫啉粉剂,再倒氯氰菊酯乳油。反过来容易结块,跟和面先加水还是先加面粉一个道理。

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混用真能杀虫效果翻倍还不伤作物吗?

Q:打药后下雨要补打吗?
A:看间隔时间。4小时内下雨得补打,超过6小时不用。去年我犯懒没补打,结果虫子没死透,反而多花了三倍药钱。

Q:能加叶面肥一起打吗?
A:红糖水、尿素液这些可以加,但含铜制剂(比如波尔多液)绝对不行!前年有人不信邪,混着用了直接让桃树表演"落叶雨"。


小编观点:农药混用就跟走钢丝似的,平衡好了事半功倍,玩砸了血本无归。特别是新手,别听风就是雨,先拿两垄地做试验比啥都强。记住咯,杀虫不是比谁下手狠,而是看谁心思细!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e/60692.html"
上一篇 利农水稻包衣剂真的含有先正达成分吗?
下一篇 地瓜除草剂残留咋处理?下茬作物安全间隔期+修复方案全解析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