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完除草剂就下杀菌剂,玉米苗黄了一半!" 张老汉蹲在地头直拍大腿。这可不是个案,去年咱村因此绝收的就有三户!今儿咱就掰扯明白除草剂和杀菌剂的使用顺序,保您看完少走三年弯路!

一、作用原理定顺序
(先搞懂药剂脾性)有人要问:"都是农药还分先后?" 这里头讲究大了!除草剂像剃头匠,杀菌剂像保健医,顺序颠倒准出事:
- 除草剂需要叶片充分吸收(打完3天内不能有遮挡)
- 杀菌剂要形成保护膜(过早接触除草剂会被溶解)
举个栗子,去年李大哥家小麦田,先打苯醚甲环唑再打草铵膦,结果杂草没死透,赤霉病反倒加重了!

二、作物类型对照表
(照表操作不翻车)不同庄稼有不同讲究:
作物类型 | 推荐顺序 | 间隔天数 | 注意事项 |
---|---|---|---|
玉米 | 除草→杀菌 | 5-7天 | 喇叭口期前完成 |
水稻 | 杀菌→除草 | 3天 | 保水层深度3-5cm |
果树 | 除草→杀菌 | 10天 | 环状喷药避开根系 |
蔬菜 | 杀菌→除草 | 2天 | 覆盖地膜减药量30% |
(看到这儿有人急了)"要是等不及间隔咋办?" 教您个绝招:除草剂加硅助剂,能把间隔期压缩到3天,但杀菌剂要选悬浮剂型!
三、天气因素影响表
(这些变量得考虑)老天爷的脸色最关键:

天气状况 | 优先处理 | 风险提示 |
---|---|---|
连续干旱 | 先打杀菌剂 | 除草剂需加大20%水量 |
梅雨季节 | 先打除草剂 | 杀菌剂要选耐雨水型 |
倒春寒 | 两者都不打 | 低温会引发双重药害 |
干热风 | 先打除草剂 | 杀菌剂需添加抗旱剂 |
去年王庄的油菜田就是吃了这个亏,打完吡唑醚菌酯第三天突刮干热风,除草剂直接把叶片烤焦了!
四、补救措施三步走
(手把手教止损)万一顺序搞反了别慌:
- 立即喷施芸苔素(1克兑水15公斤)
- 追施硝酸铵钙(亩用10公斤救急)
- 7天后补打药剂(剂量减半并换剂型)
记住这个黄金抢救期:药害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处理,作物恢复率可达80%!

老技术员说门道
在农技站干了十二年,我悟出个理儿:打药顺序就是田管命门!三条铁律送给大家:
- 看草定顺序:阔叶草多的地块先除草,禾本科杂草多的先杀菌
- 看病选时机:病害爆发期哪怕杂草丛生也得先打杀菌剂
- 看药配方案:悬浮剂杀菌剂可与除草剂混用(但要现配现用)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信什么万能攻略!去年赵庄的辣椒地,我让农户把除草剂分两次打(间隔期打杀菌剂),增产足足三成。这灵活变通的能耐,可比死记硬背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