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仲丁灵与乙草胺能否混用?
可以混用。根据实际应用案例,仲丁灵与乙草胺的复配制剂(如48%仲灵·乙草胺乳油)已被广泛用于大豆、棉花等作物的播后苗前除草。两者的混用既能扩大除草范围,又能提高对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关键优势包括:

- 协同增效:乙草胺通过阻断植物氨基酸合成抑制杂草生长,仲丁灵则干扰脂肪酸代谢破坏细胞结构,两者作用机理互补。
- 成本节约:一次施药可替代单独使用两种除草剂,减少人工和药剂成本。
适用作物与混用场景
混用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 大豆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亩用50%复配乳油150-200毫升,可防除稗草、马唐等一年生杂草。
- 棉花田:亩用48%复配乳油200-250毫升,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显著抑制效果。
- 玉米田:混用后不影响玉米发芽,但对后茬敏感作物(如西瓜、黄瓜)需谨慎,间隔期建议45天以上。
禁忌作物:西瓜、甜瓜、菠菜等对乙草胺敏感的作物禁止使用混配剂。
正确混用方法与配比
科学配比与操作流程:

- 配比建议:市售复配制剂(如48%仲灵·乙草胺乳油)已优化比例,单次亩用量通常为150-250毫升,兑水50-60公斤稀释。
- 施药时机:作物播后苗前施药,土壤湿润时效果最佳。地膜覆盖田需在覆膜前3天完成施药,避免高温导致药害。
- 混用技巧:
混用注意事项与风险防控
三大核心注意事项:
- 环境条件:
- 温度:施药时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易引发药害。
- 湿度:干旱地区需配合灌溉或雨后施药,确保药剂渗透至表层土壤。
- 作物敏感期:大豆、棉花出苗后禁止使用,避免抑制根系发育。
- 药害补救:若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停滞,立即揭膜中耕,并喷施禾素+益护等植物营养剂缓解。
个人观点
从实践效果看,仲丁灵与乙草胺混用是经济高效的除草方案,但必须严格遵循作物适配性和操作规范。尤其在地膜覆盖田和多雨地区,需重点关注药剂残留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建议农户在植保部门指导下开展小面积试验,再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