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治大葱到底管不管用?我去年混配把葱叶烧了个洞!”
山东寿光的刘师傅提起这事还直摇头。作为大葱种植户,病害防治是头等大事,但面对这两种常用药剂,不少人像他一样摸不着头脑。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配药门道讲透。

一、这两种药到底能治啥病?
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都是大葱病害防治的“老熟人”,但适用病害不同:
| 药剂名称 | 主要防治病害 | 作用特点 |
|---|---|---|
| 苯醚甲环唑 | 紫斑病、锈病、白粉病 | 内吸性强,持效期长 |
| 异菌脲 | 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 | 触杀为主,抑制孢子萌发 |
自问自答:
Q:这两种药能同时用吗?
A:能,但必须分阶段使用。比如大葱灰霉病高发期,先喷异菌脲控制菌丝,3天后用苯醚甲环唑防复发。
二、配药比例错了=白花钱!
实测数据:

- 紫斑病:苯醚甲环唑75克/亩 + 异菌脲100克/亩(间隔7天分两次用)
- 灰霉病:异菌脲100克/亩(初发期) + 苯醚甲环唑50克/亩(3天后)
重点提醒:
- 浓度宁低勿高:苯醚甲环唑超100克/亩会抑制大葱生长
- 混配要稀释:先按单剂用量各自对水,最后混合(别直接倒一起)
- 避开高温:30℃以上时苯醚甲环唑易分解失效
三、老农户的3个血泪教训
“省事”害死人
河北张大哥把两种药直接倒进喷雾器,结果药液沉淀,喷完大葱叶全白了。正确做法:先用少量水溶解苯醚甲环唑,再加异菌脲,最后补满水。“加倍用量”更糟糕
河南李姐觉得病重就该多打药,结果苯醚甲环唑用到150克/亩,大葱整片枯死。补救措施:立即喷清水冲洗叶片,隔3天喷芸苔素内酯缓解药害。
“一药管全程”不靠谱
辽宁王叔全程只用苯醚甲环唑,结果锈病没防住还得了灰霉病。科学方案:发病初期用异菌脲,中后期换苯醚甲环唑。
四、新手必看操作指南
步骤①:选对药剂类型
- 优先选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组合(如10%苯醚甲环唑+50%异菌脲)
- 避免乳油类药剂(易产生药害)
步骤②:掌握最佳时机

- 紫斑病: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时立即用药
- 灰霉病:湿度大时每天清晨喷药
步骤③:搭配增效技巧
- 加0.1%洗衣粉增强附着性
- 雨后补喷时减少30%药量
五、常见问题答疑
Q:打完药葱叶发黏是咋回事?
A:这是苯醚甲环唑药害,马上喷0.2%磷酸二氢钾缓解
Q:两种药能预防病害吗?
A:可以,但每季最多用2次,间隔至少15天

Q:药效不好是不是假药?
A:不一定!大葱叶片有蜡质层,建议加有机硅助剂
个人观点:
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就像大葱的“保健医生”,用对了能防大病,用错了反而伤根。关键要记住三点:分阶段用药、控制浓度、观察天气。别被“特效药”忽悠,科学管理才是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