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混用因为苯甲吡唑酯和甲基硫菌灵属于不同的农药种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混用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保证农作物的安全和有效防治。除了农药的种类和化学特性外,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也是影响药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使用农药时,应该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推荐用量使用,以避免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同时,也要注意农药的存储、运输和处理,以防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地栽月季的多菌灵和苯甲.吡唑脂多长时间用一次?月季花的叶子在春季刚刚生长,抗病性很差,容易滋生大量病害。会有红蜘蛛和蚜虫它们的汁液,病菌很容易感染这些嫩叶。所以春季大量新叶生长时要喷洒多菌灵,喷洒时间为7-10天。
3、苯甲吡唑酯和多菌灵的区别?多菌灵,又名棉萎灵是一种广谱性除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
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的作用,对柑橘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苯在室温下为无色、甜、透明的液体,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是易燃、有毒和致癌的,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是最简单的芳烃。难溶于水,比较容易溶于有机溶剂。也可以用作为有机溶剂。
4、苯甲吡唑酯与什么配最好?苯甲吡唑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与多种杀菌剂、杀虫剂等农药混用,以提高其杀菌效果。 具体的配方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情况来确定,因为不同的农药混用方式和比例可能会对作物和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苯甲吡唑酯与其他农药的配方:
苯甲·吡唑酯与虫螨杀星可以混用,对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等昆虫和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甲·吡唑酯与螺螨酯可以混用,对苹果树的腐烂病、轮纹病、黑点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甲·吡唑酯与多菌灵可以混用,对稻曲病、谷子黑穗病、瓜果腐烂病等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甲·吡唑酯与氟硅唑可以混用,对稻瘟病、叶枯病、稻曲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的配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在使用农药时,还需要注意安全使用问题,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5、苯甲姚唑脂能与唑谜代森联混用吗?这两种农药不能混用。
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为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三唑类杀菌剂中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杀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可全面替代(代森锰锌、)百菌清、甲托、多菌灵(、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等常规杀菌剂。
2、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且病、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立枯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蔓枯病等100多种病害。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杀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杀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3、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4、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炭且病、蔓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茎枯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5、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喷雾1至2次即可。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枯病、炭且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喷雾1至2次。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且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500倍液喷雾1至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