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星病
梨黑星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病原为子囊菌亚门黑星菌属的纳雪星菌,可危害梨树地上部大部分幼嫩组织,并以叶片、果实为主。
叶片受害,先在叶背面的主脉两侧与支脉之间产生多角形或圆形的淡黄色病斑,没有明显的边缘,随后病斑会遍布整个叶片;在叶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病情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
幼果发病为畸形果,会形成不规则的淡黄色至褐色病斑,且病斑上会长出黑色的霉层;成长期果实发病不畸形,但病斑部会凹陷并产生星状龟裂。
叶柄、果梗症状相似,出现黑色椭圆形的凹陷斑,病部覆盖黑霉、缢缩、失水干枯,致叶片或果实早落。
防治时注意加强冬季清园,对病叶、病枝、病果等集中处理,并喷广谱性杀菌剂降低病原菌。早春梨芽膨大期起开始结合药剂防治,花前花后是关键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已唑醇、氟硅唑、异菌脲等药剂。
02
轮纹病
梨树轮纹病菌是弱寄生菌,具有发病快、危害大等特点,主要侵害枝干、果实,在叶片上也偶有发生。
枝干受害,逐步形成马鞍状病斑,树皮变得粗糙;果实受害,初产生水渍状、圆形、浅褐色小斑,后扩大成浅褐色至红褐色的同心轮纹斑;叶片受害,生成较大褐色近圆形病斑,常伴有轮纹。
由于是弱寄生病害,在预防上提升树势,压低病原是关键。可增施有机肥、活土君复合菌剂,生长期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冬季清园时应刮除枝干老翘皮,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药剂防治掌握在落花后至套袋前,特别是雨前雨后重点防,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戊唑·多菌灵、代森联、吡唑·代森联等。
03
梨锈病主要对植株叶片、新梢和幼果有较大危害。
叶片受害,起初在叶面上出现淡黄色且带有光泽的小斑点,后扩展为近圆形病斑。
幼果受害,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密生橙黄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部位产生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子器。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
防治时要注意清除转主寄主如松、柏等;高温天气,要适时浇水,增加湿度,破坏发病条件;在萌芽至展叶的25天内进行喷药保护,药剂可选择三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
04
黑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叶和新梢。
叶片受害,叶面和叶背生成黑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逐步扩大,中部灰白色。
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但凹陷较明显,病斑欠规则,病斑集中处易断裂。
果实受害,初生成黑色斑点,后期易裂果。
防治时注意提升树势,提早套袋,保护果实。幼果期重点防控,药剂可选择代森铵、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
05
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病斑发黑凹陷,有轮纹,湿度大时有粉红色黏质物。
药剂可选择甲硫·戊唑醇、咪鲜胺、溴菌腈等,要注意前期的清园及初侵染期的防治,否则进入雨季后,病害传播极快,难以控制。
06
主要危害叶片,症状分同心轮纹型、针芒型、混合型等多种类型,一般为害树冠下部或内膛的叶片,新叶很少发病,病叶极易脱落。
多雨高温会诱发该病的大发生,5月中旬开始重点防控。药剂可选择氟环唑、戊唑醇等,发病重的园子可配伍多抗锰锌。同时注意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条件;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要深埋或烧毁。
07
腐烂病
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
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用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 有酒糟味,后病皮长出小黑点。
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点。
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 腐烂, 后干缩呈饼状。
三类中溃疡型发生是最多的,此类应及时刮除病部,涂抹氟硅唑、戊唑醇等药剂治疗保护,降低复发率。同时注意提升树势,科学用肥,增施有机肥、活土君复合菌剂、科学控产等。
08
褐腐病
只危害梨树果实,一般近成熟期发病,初为暗褐色病斑,逐步扩大,病情发展迅速,几天全果腐烂,病斑上还着生黄褐色绒毛。
落花后、成熟前注意用药预防保护,可选择噻菌灵、腈苯唑、嘧菌酯等药剂。
09
干腐病
主要危害其果实、枝条。
枝条感病时皮层出现长条形的黑褐色病斑,略凹陷,质地较硬,一般病斑不会扩展到木质部;当病斑扩展至枝干半圈以上时, 其上部枯死。
果实染病,果面产生轮纹斑,随后果实腐烂。
由于枝条徒长、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园子该病发生较重,因此加强园区管理如科学修剪、合理挂果、加强肥水等是预防的关键。枝干感病的刮除后用溃腐灵涂抹,发芽前可喷施多菌灵、福美双等减少病原。
2、三唑酮杀菌剂好吗?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功能和保护、治疗作用,被广泛用于由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
在杀菌谱上比较广,对于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大多数病原真菌引起作物病害有效,能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害的效果。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和叶斑病等。
高效--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农药杀菌剂的1/10-1/5。
持效期长--叶面15-20天,种子处理80天左右,土壤处理100天,均比一般农药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
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
在作用机理方面,在不同作用点阻碍、抑制病原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合成,而发挥杀菌活性。兼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
在安全性上该类药剂均为低毒性杀菌剂,但对作物安全性相对较差。如粉锈宁杀菌剂处理小麦种子会影响其发芽率和出苗率。使用时应根据产品标签说明施用。一般在推荐使用方法和剂量下,对各类作物安全。
一、三唑类杀菌剂特点
1、三唑类杀菌剂是针对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对细菌、病毒等病原菌造成的病害无效。
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寄主组织之前,先由有性孢子或菌丝萌发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产生芽管或吸器,再侵入进植物组织内。产生无性孢子的时候,自然会同时合成细胞膜和细胞壁。
2、三唑类杀菌剂的最佳使用时机是病害侵染的初期。
此时的病菌开始在寄主体内一边汲取有机营养一边发育形成新的无性孢子。 三唑类杀菌剂是治疗性杀菌剂。
3、生产中,三唑类最好和其它杀菌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效果会更好。
比如,和吡唑醚菌酯、铜制剂、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先消灭大部分萌发前的病菌孢子,再清理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残余。
4、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防治谱不一样,有时候两种三唑类杀菌剂可以混配在一起,发挥更好的杀菌效果。
例如,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戊唑醇,咪鲜胺和抑霉唑等。
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历经三个阶段,是在科学家陆续研究清楚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自的麦角甾醇合成机制以后,有针对性的合成了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到目前为止,三唑类杀菌剂已经超过40个品种。
5、三唑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等由低等真菌侵染造成的病害无效。
低等真菌形成细胞膜的时候,缺乏合成麦角甾醇的能力,只能利用从其它途径获取到的有机物再代谢为麦角甾醇。
6、三唑类杀菌剂不会抑制植物的细胞膜合成,对植物相对安全。
植物细胞膜中不含麦角甾醇,但含有另一类与之相似的物质,环阿屯醇。
7、三唑类杀菌剂不能在植物生长早期使用。
比如禾本科植物分蘖之前或阔叶植物花芽分化之前。禾本科植物相比阔叶植物对三唑类杀菌剂的耐性更强一些。三唑类可以抑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的合成,造成植物顶端生长缓慢,节间缩短。
8、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的生长抑制作用水平是由差别的。
一般的,氟环唑>氟硅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腈菌唑。
9、有必要搞清楚每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在某种植物上用于杀菌防病时的安全剂量。
三唑类杀菌剂抑制植物生长的剂量和杀菌的适宜剂量是不同的。只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用好三唑类杀菌剂。
10、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品种可以从一片叶移动到另一片叶子内,或随着导管从下往上移动。
试验证明,只需要在大豆复叶上滴落三滴三唑类杀菌剂药液,一天内即可覆盖整个叶片。
喷施三唑类杀菌剂的时候,喷头要压低一些,既可以降低抑制植物顶端生长的风险,也可以利用向顶传导的特性,保证诸如炭疽病、褐斑病、黑星病等从下往上侵染蔓延性病害的防治效果。
二、目前我国使用的三唑类杀菌剂
1、三唑酮(triadimefon),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广谱性杀菌剂,在植物和真菌体内转化为活性更高的三唑醇其作用,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有特效。
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
作用机理: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登记在黄瓜、水稻、小麦、玉米5中作物上防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多种病害,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等。
2、己唑醇(hexaconazole),该药抑菌谱很广,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铲除作用,使用量低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
登记作物有黄瓜、小麦、水稻、梨树、苹果树、桃树等,主要由于防治白粉病、黑星病、纹枯病、褐斑病、锈病等。使用剂型主要有乳油、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悬浮剂等。
3、戊唑醇(ethylt-rianol),不仅有类似三唑的作用方式,而且发展第二机制抑制抗性发生,还与其他内吸或非内吸性杀菌剂配成混剂,有效地防治禾谷类和种传病害。
主要用于大白菜、草莓、大豆、高亮、划归省、黄瓜、苦瓜、梨、苹果葡萄、水稻橡胶、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的近30种病害。主要剂型有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干拌种剂、湿拌种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等。
4、腈菌唑(myclobutanil),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低毒的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病害,用于防治黄瓜、梨、苹果、葡萄、香蕉、小麦上的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
主要登记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等。种子处理可以防止小麦、大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作物的多种种传和土传病害。也可用于储藏病害的防治。
5、氟硅唑(flusilazole),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有效,主要用于防治由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子囊菌纲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对卵菌无效。
主要防治对象有黄瓜、梨、苹果、香蕉、小麦上的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等。
6、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杀菌谱广,内吸性保护和治疗剂。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登记在菜豆、茶树、大白菜、番茄、柑橘、黄瓜、辣椒、梨、荔枝、芦笋、苹果、葡萄、芹菜、石榴、水稻、西瓜、香蕉、小麦等多种作物的锈病、炭疽病等对中病害。
7、丙环唑(propiconazole),具有很好的内吸治疗作用,兼有化学保护和抗产孢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等植物病原真菌有高活性,对白粉病、锈病特效。3、咪鲜胺能治小麦自粉病吗?
能。
咪鲜胺需要做到这些要点,戊唑咪鲜胺能治小麦赤霉病、锈病、根腐病、网斑病、白粉病、黑穗病、轮斑病及斑点落叶病等病害。其中小麦始花期亩用400克/升戊唑醇咪鲜胺40-60ml喷施,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视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早晚等间隔7天左右喷第二次药,交替轮换用药效果更佳。
4、果树杀虫最佳时间是几月份杀虫?果树病虫害最佳防治时间是每年的10一12月份.。
果树病虫防治最佳时间是春季萌芽期开始至秋季果实成熟前一个月前后。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一般来说,果树喷杀虫药的最佳时间是在花前期和座果后期,以及幼果期喷施为主。
具体来说,在开花前期喷施保花和病虫害农药,结幼果时打杀虫剂。落花后十天喷一次高效氯氢菊脂,过二十天后再喷一次即可。 摘果后落叶前喷较高浓度的杀菌剂和杀虫剂,主要消灭越冬病虫,减轻第二年为害。需要注意的是,喷药时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在上午8-10点或下午4-6点进行3
5、代森锰锌有什么特点及可以用来防治哪些果树常见病害?代森锰锌可是一种老药,有50多岁了,身影遍及全球,来到我国也有30多年了。我们都习惯的称它为"常规药","配角药","傻子药"等,看似贬意,其实是对它的褒奖,它确实该得"最佳配角奖"之荣誉。
一,代森锰锌的特点
代森锰锌是有机硫杀菌剂,说它是杀菌剂其实是有点过誉,它不具备杀菌能力,仅具有保护和抑制作用,可称其为"护卫高手",自卫能力强,博击能力差。
代森锰锌纯品是白色粉末,但我们常见的是灰白色或者是淡黄色,这是因为厂家的制备工艺所决定的。有一种很难闻的臭鸡蛋味,这是因为其不稳定而产生的二硫化碳气体的味道。它在光,热,潮湿等环境中不稳定,遇碱性或铜,汞制剂都会分解出二硫化碳挥发而失效。
所谓代森锰锌的杀菌,其实就是它内含锌元素的作用。喷施代森锰锌后,在作物体表形成一层可以透水,透光的致密保护膜,提供锌元素被作物所吸收,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这层保护膜就是一件可御敌的外衣,内部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破坏病菌正常代谢所需要的各种酶的活性,外部可阻止病菌的侵入,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它具有"铁布衫"的武功。但作物一但发病,它就俩眼黢黑,无能为力了。
要使用代森锰锌,必须得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但它可以连续使用而不易产生抗性,而且还是绝对的好配角,可以同众多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无怨无悔的做好自己的保护工作,从不贪功也不争名,甘居幕后工作。
代森锰锌有弟兄两个,一个是以大生M-45等为代表性的全络合态,另一个就是普通的非全络合态的。当然了,全络合态的安全性高,可以在幼果期幼叶期使用而少产生药害。如我们在给苹果套袋时,就经常用大生,而普通的代森锰锌安全性就太差,效果也差,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药害,因为它内含杂质太多。
二,在果树上的使用
代森锰锌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果树,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特别是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一些病菌,用代森锰锌就很好。
代森锰锌可以用在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等,用来防治叶斑病,锈病,黑星病,霜霉病,轮纹病等。
例如
用80%的代森锰锌在苹果的盛花末期,600–800倍喷雾,可预防霉心病。
用80%的代森锰锌在荔枝,龙眼等霜霉病发病初期,用600–800倍喷施可起到防护作用。
柑橘在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黑点病等的发病初期,用80%的代森锰锌500–600倍喷施就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当然了,单纯的喷施代森锰锌是不行的,你可以加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精甲霜灵,恶霉灵,乙膦铝,多抗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等内吸性的真菌或细菌性的杀菌剂,可一防一杀,多好。
三,注意事项
1,在不能保证代森锰锌是全络合态的情况下,在作物的幼叶幼果期还是慎用为好。因为非络合态的代森锰锌会对幼果的蜡质层形成有影响,产生斑点,并随幼果的生长而扩大,影响外观品质。
2,高温天气下喷施代森锰锌会产生药害,慎用或低浓度使用。
3,代森锰锌重在预防,所以必须得在作物发病前或初期用药。要想治疗得加其它药物。
4,配角虽好,但也别往Si了用。一季作物最多用3次就不错了。
代森锰锌不错,用了这么多年,病菌对它产生的抗性不大,但也许会有一天,病菌会产生对它的抗体,所以为保代森锰锌能常青不老,我们就得按照适合的浓度,适当的时机,轮换着用它,这也正是这个"配角""傻子"所期盼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