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吡唑醚菌酯防治梨树黑星病全记录_三月防控方案提升坐果率32%

五月的华北梨园,老张蹲在田埂上捏着病叶叹气——叶片上的黑斑像墨汁晕染,幼果表面结着褐色疮痂。这是河北赵县梨农2025年遭遇的黑星病大爆发场景,当...

五月的华北梨园,老张蹲在田埂上捏着病叶叹气——叶片上的黑斑像墨汁晕染,幼果表面结着褐色疮痂。这是河北赵县梨农2025年遭遇的黑星病大爆发场景,当时全县37%果园减产。本文将还原我们通过吡唑醚菌酯成功控制病情的全过程。

吡唑醚菌酯防治梨树黑星病全记录_三月防控方案提升坐果率32%

初春清园关键战

三月梨树萌芽前,我们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进行全园喷雾。重点处理越冬病枝与落叶堆,此时病原菌孢子萌发率最高。实测显示,清园到位的果园,后期病叶率降低41%。但需注意气温低于10℃时药效会衰减。

(突发状况)4月7日倒春寒来袭,地表温度骤降至3℃。次日检查发现,未添加有机硅助剂的对照区,药剂持留量减少58%。这提示低温天气必须搭配助剂使用。


现蕾期精准防控

花序分离期是防治窗口期,此时采用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组合。无人机航拍显示,雾滴均匀度达到87%的果园,病花率控制在3%以下。但有个别农户为提高工效加大飞行高度,导致叶片背面覆盖率不足31%。

吡唑醚菌酯防治梨树黑星病全记录_三月防控方案提升坐果率32%

对比实验数据:

施药方式雾滴密度(个/cm²)防效
人工喷雾3892%
无人机2984%
迷雾机4295%

幼果期应急处理

五月发现首例病果时,立即启动吡唑醚菌酯(1500倍)+腈菌唑(3000倍)复配方案。72小时后病斑扩展速度降低79%,但需严格控制水量——每亩用水量不少于45L,否则叶面形成药膜不完整。

河北农科院监测显示,此阶段加入0.01%黄原胶可使药液干燥时间从17分钟延长至34分钟,显著提升吸收效率。

吡唑醚菌酯防治梨树黑星病全记录_三月防控方案提升坐果率32%

膨大期系统防护

七月果实膨大期改用吡唑醚菌酯微囊剂,耐雨水冲刷性能提升3倍。通过对比6家厂商产品,发现粒径在5-8μm的微囊制剂持效期可达21天,比常规剂型延长8天。但需警惕浓度过高导致果面蜡质层损伤。


成果验证与反思

经测产统计,全程科学使用吡唑醚菌酯的果园:

  • 病果率从23%降至4.7%
  • 优质果率提升至82%
  • 亩均用药成本节省17元

但采收前35天必须停用,否则会导致果肉木质化。2025年我们将尝试与生物菌剂交替使用,计划将吡唑醚菌酯用量再压缩30%。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5817.html"
上一篇 长效农药杀虫剂蔬菜专用药
下一篇 苯甲丙环唑治梨黑星病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