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国标

江苏某生物公司实验显示,符合国标的产品药液沉积量比不合格品高38%,这正是老李遇到的效果差异根源。特别要注意:部分厂家用"企业标准"替代国标,这种情况需要查看企...

农药标准怎么看?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国标全解析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国标

在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里,种植户老李发现个怪现象:同样标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A品牌防治灰霉病效果显著,B品牌却连喷三次都不见效。这背后藏着个关键秘密——​​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国标​​的执行差异。

■■ 国标核心指标拆解
2025版国家标准GB/T 38254-2025明确规定,合格产品必须同时满足三大门槛:

  • ​悬浮率​​≥90%(静置30分钟测试)
  • ​粒径​​D90≤5μm
  • ​持久起泡性​​≤25mL(1分钟后)
检测项目国家标准某不合格产品实测值
悬浮率≥90%82%
有效成分含量25%±1.5%23.1%
冷贮稳定性合格析出结晶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2025年第一季度质量抽检公报)

■■ 选购避坑指南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国标
  1. 认准农药登记证号(如PD2025​​​​)
  2. 查看质检报告中的"热贮分解率"(应≤5%)
  3. 重点核对"倾倒性"指标(残留物≤5%)

江苏某生物公司实验显示,符合国标的产品药液沉积量比不合格品高38%,这正是老李遇到的效果差异根源。特别要注意:部分厂家用"企业标准"替代国标,这种情况需要查看企标备案号是否在省级监管部门公示。

▲▲ 常见疑问解答
问:国标中的"润湿时间"有何意义?
答:该指标决定药液铺展速度,国家标准规定≤120秒。河北农科院试验表明,润湿时间每缩短10秒,叶片覆盖率提升7%。

问:如何识别虚标含量?
答:查看产品二维码追溯信息,对比"标称含量"与"检测含量"。2025年全国查处案件中,25%悬浮剂实测含量最低仅21.3%(参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资打假年报)。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国标

看着手中两份检测报告,老李终于明白:真正的质量保障藏在那一串串数字里。国标不仅是技术门槛,更是农户利益的保护伞。下次采购时,他决定带上手机现场扫码核对信息——这或许就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打开方式。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5760.html"
上一篇 苯醚甲环唑在香蕉的使用
下一篇 吡唑醚菌酯不能和乳油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