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拌种

河南某实验田对比数据:操作方式出苗率防效维持天数正确二次包衣95%45-50天直接混合搅拌68%22-25天单剂使用83%30-35天​​核心问题答疑​​Q:已...

噻虫嗪拌种能否搭配苯醚甲环唑,避开三大误区提升防效

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拌种

播种前随手把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倒进拌种机?住手!去年河北某小麦种植区32户农民因此导致出苗率下降40%。今天我们聊聊这对"杀虫+杀菌"组合的正确打开方式,特别是新手最容易忽略的三个致命细节。

​拌种药剂的选择逻辑​
为什么要把噻虫嗪(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苯醚甲环唑(三唑类杀菌剂)搭配使用?

  • 噻虫嗪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
  • 苯醚甲环唑预防土传病害:根腐病、纹枯病
  • 两者协同作用可延长持效期

但问题来了——山东农科院2025年试验显示:两种原药直接混合会使悬浮体系崩解,有效成分降解率达28%。正确做法是选用现成的复配种衣剂,或者采用二次包衣技术。

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拌种

​三大操作禁区图示​

  1. ​直接混合原药​​:酸碱度冲突(噻虫嗪pH4.5/苯醚甲pH6.8)
  2. ​超量使用助剂​​:每公斤种子助剂>3ml会抑制发芽
  3. ​忽略种子含水量​​:玉米种子含水>14%时禁止拌种

河南某实验田对比数据:

操作方式出苗率防效维持天数
正确二次包衣95%45-50天
直接混合搅拌68%22-25天
单剂使用83%30-35天

​核心问题答疑​
Q:已经错误拌种如何补救?
A:立即用5%石灰水浸泡种子10分钟,晾干后重新拌入生物菌剂。去年内蒙古玉米种植户实测,此法可挽回75%损失。

噻虫嗪和苯醚甲环唑拌种

Q:每亩地成本会增加多少?
A:采用二次包衣法,每吨种子成本增加80-120元,但减少后期2次施药,综合节省农药开支约35%。


​个人实践心得​
经手过3000亩花生拌种作业,发现最关键的是控制拌种机转速——保持在28-32转/分钟最理想。今年在山东基地测试的新方案:先拌苯醚甲环唑微囊剂,晾干4小时后再拌噻虫嗪悬浮剂,防虫效果提升17%,且完全不伤种胚。记住,拌种不是简单的混药,而是给种子穿防护服的精细活。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2783.html"
上一篇 吡唑醚菌酯花生叶斑病抗性
下一篇 淸岛生产的吡唑醚菌酯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