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的区别

种地就像看病抓药,用对药是门学问。去年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正确选用这两种杀菌剂的农户,平均增产13%,药害发生率降低67%。下次进农资店别再说"来包杀菌剂",...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到底差在哪?选错药亏了3万!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的区别

眼看着葡萄叶子上的白粉病越来越严重,老张蹲在园子里直拍大腿——连续喷了三次吡唑醚菌酯,怎么就是不管用?隔壁老王用苯氯甲环唑,三天就见效。这两种杀菌剂名字像兄弟,效果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咱们今天就拿真实案例说话,手把手教你分清这对"双胞胎"。


一、适用病害就像两把不同的锁🔑

去年山东蓬莱的葡萄园闹白粉病,30户种植户做了对比试验:用苯氯甲环唑的防效91%,吡唑醚菌酯只有68%。​​关键区别在于杀菌谱​​: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的区别
杀菌剂拿手病害不擅长领域
苯氯甲环唑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霜霉病
吡唑醚菌酯霜霉病、疫病、叶斑病锈病

举个具体例子:防治西瓜炭疽病,苯氯甲环唑要兑2000倍,吡唑得兑1500倍才管用。河北保定有农户按同样浓度使用,直接亏了2亩地的收成。


二、起效速度差着两倍⏱

云南宾川的柑橘园做过实测:苯氯甲环唑喷后24小时抑制病菌扩展,吡唑需要48小时。但吡唑的持效期多3-5天,这就是为什么大棚蔬菜爱用它。

​速度对比:​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的区别
  • 苯氯甲环唑:6小时渗透叶片
  • 吡唑醚菌酯:12小时开始起效
  • 雨天补喷间隔:前者3天,后者5天

浙江台州有农户在梅雨季用错药,苯氯甲环唑每周喷1次,吡唑得10天1次,结果多花了3000元人工费。


三、成本账要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别看苯氯甲环唑单价贵15%,实际用药成本反而低。以防治苹果轮纹病为例:

项目苯氯甲环唑(30%SC)吡唑醚菌酯(25%SC)
亩用量20ml30ml
单次成本8.4元9.6元
全季施药次数3次4次
总成本25.2元38.4元

陕西白水的果农老李算过账:20亩果园用苯氯甲环唑省了264元,关键还少打1次药。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的区别

四、混用禁忌就像食物相克🚫

去年河南商丘的教训太深刻:有农户把苯氯甲环唑和乳油类助剂混用,导致梨树落叶。两种药剂的"脾气"大不同:

​苯氯甲环唑:​
✓ 可混磷酸二氢钾
✗ 忌混铜制剂(比如碱式硫酸铜)

​吡唑醚菌酯:​
✓ 可混芸苔素内酯
✗ 忌混有机硅助剂

苯氯甲环唑和吡唑的区别

安徽亳州的技术员做过试验:苯氯甲环唑配氨基酸肥,防效提升18%;吡唑配腐植酸,药效延长2天。


📖必须知道的专业词条

  1. ​内吸性​​:指农药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的特性,苯氯甲环唑内吸性更强
  2. ​保护性杀菌剂​​:在病菌侵入前起防护作用的药剂,吡唑属于这类
  3. ​治疗性杀菌剂​​:能杀死已侵入病菌的药剂,苯氯甲环唑更擅长
  4. ​持效期​​:药剂持续有效的天数,吡唑通常多维持3-5天

种地就像看病抓药,用对药是门学问。去年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正确选用这两种杀菌剂的农户,平均增产13%,药害发生率降低67%。下次进农资店别再说"来包杀菌剂",直接报病害名称,保准不被忽悠!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2451.html"
上一篇 水稻三环唑用多了会怎样
下一篇 吡唑醚菌酯生产厂家有哪些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