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苯醚甲环唑和噻菌铜混用

三、你必须知道的三大禁忌​​温度红线​​:大棚环境超28℃时禁止混用(易引发苯醚甲环唑药害)​​敏感作物​​:幼苗期、花期及薄皮瓜类需减少20%剂量​​配伍禁区...

苯醚甲环唑联用噻菌铜的科学配比,农作物病害防治新方案,h1>

​前100字核心提示​
在农作物病害防治领域,​​苯醚甲环唑​​与​​噻菌铜​​的协同使用正成为种植户关注的焦点。这两种药剂分别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和噻唑类有机铜制剂,通过​​内吸治疗+保护性杀菌​​的双重机制,可有效防控细菌性与真菌性混合病害。但二者的混用需遵循科学配比,否则可能引发药害风险。

苯醚甲环唑和噻菌铜混用

一、为什么这两种药剂能协同增效?

​苯醚甲环唑​​通过抑制麦角甾醇合成阻断真菌细胞膜形成,而​​噻菌铜​​的噻二唑基团与铜离子分别发挥内吸杀菌和广谱保护作用。

  • ​互补杀菌谱​​:前者主攻真菌(如炭疽病、白粉病),后者侧重细菌(如软腐病、角斑病)
  • ​增效实验数据​​:混用后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提升23%,持效期延长5-7天
  • ​抗性延缓​​:铜离子破坏病原菌酶系统,减少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产生

二、关键混用技术方案

​核心配比公式​​:20%噻菌铜30g + 25%苯醚甲环唑10ml,兑水15kg(适用于多数作物)

苯醚甲环唑和噻菌铜混用
作物类型防治对象使用时期特殊注意事项
枣树锈病+炭疽病始花期加磷酸二氢钾防裂果
桃树穿孔病+褐斑病新梢3-10cm发病后期禁用
西红柿早疫病+溃疡病座果期避开28℃以上高温

​操作要点​​:

  1. 采用二次稀释法,先溶解苯醚甲环唑再添加噻菌铜
  2. 晴天早晚施药,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3. 每疗程2-3次,间隔7-10天

三、你必须知道的三大禁忌

  1. ​温度红线​​:大棚环境超28℃时禁止混用(易引发苯醚甲环唑药害)
  2. ​敏感作物​​:幼苗期、花期及薄皮瓜类需减少20%剂量
  3. ​配伍禁区​​:
    • 不可与强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混用
    • 避免与含甲壳素叶面肥同时使用

四、实战案例:老张的樱桃园逆袭记

山东烟台种植户老张的樱桃园,曾因细菌性角斑病+褐斑病双重侵袭减产40%。采用​​苯醚甲环唑10g+噻菌铜30g/15kg水​​方案:

  • 第1次施药:7月初病害初现时喷雾
  • 第2次施药:间隔8天后重点喷施病斑区
  • 结果:病叶率从35%降至5%,亩增收2300元

当前农业实践中,苯醚甲环唑与噻菌铜的合理混用已证明是高效防控方案,但必须严格把控配比、温度及作物生育期。建议初次使用者先在局部区域试验,并咨询当地农技人员制定个性化方案。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1617.html"
上一篇 苯丙甲环唑和苯菌灵区别
下一篇 笨米甲环唑能和硼砂混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