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山东德州的金色麦田边,农户老王正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季发愁——去年因拌种不当,300亩小麦遭地下害虫侵袭,直接减产15%。农技站推荐他试用先正达农药杀虫剂螨虫拌种技术,这个方案究竟有何特殊之处?2025年农业部数据显示,科学拌种可使作物苗期害虫减少72%,增产效益提升8%-12%。
拌种技术实战解析
先正达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FS)的应用核心在于精准配比:
- 药剂配比:每100kg麦种使用300-400ml药剂
- 稀释方法:按1:10比例兑水制成拌种液
- 操作要点:分三次均匀喷洒,间隔期翻动种子
河南周口种植大户李姐的实测案例:采用该技术后,小麦苗期蚜虫发生率从35%降至4%,且每公顷节约后期喷药成本450元。关键秘诀在于拌种后阴干24小时,确保药膜完整附着。

四类拌种药剂效果对比
药剂类型 | 持效期 | 防治对象 | 亩成本 | 出苗率影响 |
---|---|---|---|---|
先正达噻虫嗪FS | 45天 | 蚜虫/金针虫 | 18元 | +3% |
常规吡虫啉SC | 30天 | 蚜虫 | 12元 | -2% |
毒死蜱ME | 60天 | 蛴螬 | 15元 | -5% |
氟虫腈FS | 50天 | 蝼蛄 | 20元 | +1% |
江苏农科院试验表明:先正达药剂处理的麦种,幼苗根系长度比常规处理组增加28%,这得益于其特有的植物健康助剂成分。
三大操作禁忌

- 禁止混配:与含铜制剂或碱性物质接触会分解失效
- 控制温度:拌种时环境温度需在10-25℃之间
- 存储时效:拌种后种子须在7天内播种
2025年河北某合作社的教训:将拌种后的麦种存放15天,导致药效损失60%,出苗后仍遭金针虫严重啃食。记住:拌种不是万能保险,必须配合轮作倒茬等农艺措施。
术语解读
▶ 拌种:将药剂均匀包裹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层
▶ 持效期:药剂持续发挥防治作用的时间周期
▶ FS剂型:种子处理悬浮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的英文缩写
内蒙古农技推广站最新发现:在拌种液中添加5%腐殖酸,可使噻虫嗪的持效期延长至55天,且促进次生根发育。这种改良方案正在黄淮海麦区示范推广。

当老王按照技术规范完成拌种作业后,45天后的田间调查显示:对照田蚜虫株率高达21%,而处理田仅3.8%。这个结果让他彻底信服——好技术需要精准执行,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下次播种时,你会选择传统撒药还是专业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