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是一种植物保护药剂,可以帮助农民保护作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 的主要成分是丙环唑,可以有效防治柑橘类、苹果类、葡萄类、桃子类、李子类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和传导性,能够迅速进入植物体内,达到快速防治的效果。3 的使用方法是在病害初期进行喷洒,一般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时需要注意药品的使用量和稀释比例,以及避免喷洒过量和喷洒时间不当等问题。
2、柑橘高喷好还是低喷好?柑橘的高喷和低喷是指农药喷施的高度。高喷指农药从较高位置喷洒到植物上,低喷则是喷洒到植物的较低位置。
在选择喷施高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病虫害类型:不同的病虫害具有不同的侵害方式,有些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植物的顶部或大树冠区域,此时选用高喷可以更好地覆盖到这些区域,达到防治效果。
2. 农药种类和特点: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喷药特点,比如有些农药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传导性,可以在叶片上形成保护膜,此时低喷就足够了。而有些农药需要直接喷到虫害或病害所在位置,可能需要选择高喷。
3. 树冠结构和高度:柑橘树的树冠结构、高度和密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喷施方式。
总体而言,对于柑橘树冠较矮且密集的情况,低喷可以更好地覆盖到树冠的各个部分,防治效果更好。而对于大树冠和高度较高的柑橘树,高喷能够更好地覆盖到树冠的顶部和外围区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在选择喷施高度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和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选择,或者请教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农药的喷施效果和安全性。
3、下雨后多长时间打果树农药?农药需要做到这些要点,下完雨要过几个小时才能打农药主要取决于雨后是否天晴,如果雨后天晴则一般经过24小时左右即可打农药,如果是连续阴天则要等到作物的叶片干掉后才能打药。注意事项:雨后打药一般没有雨前打药的效果好,因为下雨后空气中的湿度较大,植物的蒸腾速度也会变慢,因此它吸收药液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且药效也会有所下降。
4、每亩果树农药用量?用药液量要根据果树种类、生育期、植株大小灵活掌握,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250千克水,生长前期,叶面积小,用药少,以叶面、叶背都喷到,不往下滴为宜。
适宜的用药量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用药量过高,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会对果树产生药害;用药量太低又影响防治效果。应严格按农药标签上的指定用量用药,不得随意增减。用药液量要根据果树种类、生育期、植株大小灵活掌握。
5、果树上怎样熬制16合剂?取少量水温50℃左右的热水溶解硫磺粉,将其搅拌成糊状,搅拌均匀,越匀越好。
将生石灰放入铁锅内,加少量水将石灰块溶解开 (水过多漫过石灰块时石灰溶解反而更慢),调成糊状,向铁锅中加足水量,大火加热。
在石灰乳接近沸腾时,把事先调好的糊状硫磺自锅边缓缓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同时记下水位线,开始熬制,在熬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溅出的液体烫伤眼睛。
熬制的时间不固定,开始时用强火熬制,约40-60分钟,期间药液颜色先由黄色变为砖红色,再变成深红色后,换中火,待由深红色转为红褐色后,换小火熬制,并向锅中补充90℃以上的热水,至水位线,小火慢熬15分钟左右,药液彻底变成深褐色后,有臭鸡蛋气味散出,药渣颜色变为黄(草)绿色时,停火,熬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