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

河北的黄瓜种植户赵哥就栽过跟头:"见混用效果好,连着五茬都这么用,结果第六茬蚜虫怎么都杀不死,最后只能换其他药剂。"四、算笔经济账更清醒成本效益对比(10亩大棚...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会怎样?混用风险与正确方法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

🌱清晨的菜地里,张大哥盯着两瓶农药犯难——黄瓜叶上的白粉病和蚜虫同时爆发,货架上​​吡唑醚菌酯​​治菌,​​吡虫啉​​杀虫,要是能混用该多省事。可微信群里有人说这两种药混用会烧叶,隔壁老王去年却靠这个组合多收了三成草莓。​​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到底是省钱妙招还是毁地毒药?今天咱们用真实案例揭开迷雾。


一、两瓶药液的化学反应

撕开药剂包装观察:​​吡唑醚菌酯​​是乳白色悬浮剂,​​吡虫啉​​呈现淡黄色液体。农技员老周用pH试纸演示:当两者直接混合时,溶液酸碱值从6.8骤降到4.2,这正是去年李姐家辣椒苗烧叶的元凶。

山东寿光的对比试验数据: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
混用方式药害发生率病虫害防效
正确二次稀释0.3%94%
直接混合27%68%
间隔12小时使用1.2%89%

浙江台州的番茄种植户陈哥分享经验:"现在我都先往喷雾器加半桶水,先放吡虫啉搅匀,再加吡唑醚菌酯,两年没出过药害。"


二、黄金配比的三条铁律

农药仓库里摆着两组配药对比桶:
✅ 正确组:吡虫啉10ml+吡唑醚菌酯15ml+水30L
❌ 错误组:两种药剂等量混合后兑水

技术员现场测算发现: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
  • 正确组的雾化粒子直径38微米,均匀附着叶面
  • 错误组的粒子结成106微米大颗粒,容易滚落

陕西苹果种植户马大姐的教训:"去年图省事提高吡虫啉浓度,结果苹果表面出现褐色斑块,每斤少卖8毛钱,30亩地损失了4万多。"


三、这些操作会让你血本无归

查看农资店售后记录发现:

  1. ​晴天午后混用​​(高温加速药液分解)
  2. ​添加叶面肥​(锌肥会引发沉淀)
  3. ​连续使用超3次​​(蚜虫产生抗药性)

河北的黄瓜种植户赵哥就栽过跟头:"见混用效果好,连着五茬都这么用,结果第六茬蚜虫怎么都杀不死,最后只能换其他药剂。"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

四、算笔经济账更清醒

成本效益对比(10亩大棚):

方案年用药成本商品率提升增收金额
分开使用6800元12%2.1万
科学混用5200元18%3.8万
错误混用5500元-9%亏损4.2万

云南的草莓合作社理事长算过细账:"虽然混用节省了1600元药钱,但减少两次打药人工,精品果多卖25%,实际增收比分开用药多1.7万元。"


笔者的田间观察

管理果园十年,发现个有趣现象:科学混用​​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的地块,瓢虫数量比乱用药多两成。现在我的操作守则是:

吡唑醚菌酯和吡虫啉一起用
  • 清晨露水未干时喷药
  • 混用前必做小面积测试
  • 吡虫啉用量不超过单用剂量的70%
  • 每隔15天更换其他杀虫剂

去年邻居误将混用药液喷洒在开花的桃树上,导致坐果率暴跌。检测发现是吡唑醚菌酯在花期抑制了花粉活性。这次教训让我牢记:​​农药混用不是做菜加调料,而是精细的化学实验​​。下次准备混药时,或许该先看看作物生长期,再决定要不要冒险走这步棋。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0676.html"
上一篇 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混配
下一篇 红薯压苗打丙环唑可以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