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稻瘟酰胺加吡唑醚菌酯

​​关键增效参数​​PH值控制在5.8-6.3区间水温保持20-25℃搅拌速度≥60转/分钟药害急救:72小时逆转方案当发现稻叶出现油渍状褐斑:立即排干田水换新...

稻瘟酰胺+吡唑醚菌酯,混用禁忌知多少,防病增产3招省2万/亩

稻瘟酰胺加吡唑醚菌酯


山东临沂稻农老张去年将稻瘟酰胺与吡唑醚菌酯乳油剂混用防治纹枯病,三天后200亩稻田出现"火烧苗"现象。农业局检测显示,错误混配导致有效成分降解53%,直接损失37万元。这场事故揭露了杀菌剂配伍的隐秘禁区,也印证了科学用药的黄金法则。


稻瘟酰胺配吡唑醚菌酯会烧苗?先看懂配伍生死线

​稻瘟酰胺的酰胺基团遇到吡唑醚菌酯的酯类结构​​,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拮抗反应。2025年江苏农科院实验数据显示:

稻瘟酰胺加吡唑醚菌酯
  • 乳油剂型混用:有效成分降解率58%
  • 悬浮剂型混用:降解率控制在9%以内
  • 水乳剂混用:降解率12%

​真实案例对比表​

配伍方式防效药害率
稻瘟酰胺EC+吡唑EC23%41%
稻瘟酰胺SC+吡唑SC89%0.7%
单用稻瘟酰胺67%0.3%

雨季防病黄金公式:记住这组增效密码

安徽滁州稻农创造的【三阶混配法】正在长江流域推广:

  1. 稻瘟酰胺悬浮剂二次稀释成母液
  2. 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缓慢兑入
  3. 添加0.01%芸苔素内酯修复损伤
    2025年田间实测数据显示,该方案使纹枯病防效达93.7%,较传统方法亩均减少2次施药,节约人工成本240元。

​关键增效参数​

稻瘟酰胺加吡唑醚菌酯
  • PH值控制在5.8-6.3区间
  • 水温保持20-25℃
  • 搅拌速度≥60转/分钟

药害急救:72小时逆转方案

当发现稻叶出现油渍状褐斑:

  1. 立即排干田水换新水三次
  2. 喷施0.004%二十八烷醇+5%海藻酸
  3. 根部追施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
    湖北荆州实测案例显示,该方案5天修复损伤植株,比传统灌根法节省4天恢复期,挽回损失达85%。

农技专家老周建议​​:购买时认准SC(悬浮剂)或EW(水乳剂)标识,避免使用EC(乳油)剂型。混配前务必进行小面积试验,观察24小时无异常再大面积施用。记住这个口诀:"酰胺配酯要小心,剂型选错毁千金;二次稀释不能省,间隔七天最安心。"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70527.html"
上一篇 苯醚甲环唑属于三唑类吗
下一篇 苯醚甲环唑和乙蒜素混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