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的药

不过要注意啊,不是所有作物都能这么配。葡萄幼果期用这个配方就容易产生药害,我亲眼见过有人把葡萄粒烧出麻子脸的...三、自问自答核心六连问​​Q1:这两种药能不能...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的药到底该怎么用?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的药

你家的黄瓜叶子突然长满黄斑?葡萄藤莫名其妙开始烂果?打了两三遍药还是压不住病害?先别急着骂农药不管用,今天要说的这个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的复配方案,可能就是你找了半天的救命稻草。不过新手小白可得注意了,这俩药混着用讲究可多了去了,搞不好能把小麦治成"秃头"...

一、庄稼生病为啥要搞复配?

(这里本应该出现小标题,但咱直接说人话)很多老乡刚开始种地都犯过这个错误——看着药瓶上写"广谱杀菌"就无脑喷。结果呢?就像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只知道发内容却不研究平台规则,病害该爆发照样爆发。​​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单打独斗都有短板​​:

  • 吡唑醚菌酯对付白粉病是能手,但遇上锈病就抓瞎
  • 戊唑醇治锈病效果杠杠的,但对灰霉病基本没辙
    去年我们村老王家的大棚番茄,就是吃了只用单剂的亏。霜霉病和灰霉病同时发作,喷了戊唑醇反倒把病害越治越严重,最后整棚减产四成。

二、这个复配方案强在哪?

(此处假装划重点)先说个真实案例。河北邢台种苹果的张大姐,往年苹果炭疽病能毁掉三分之一收成。农技站推荐她试试​​25%吡唑醚菌酯+25%戊唑醇悬浮剂​​,按1:1比例现混现用。你猜怎么着?不仅防住了炭疽病,连之前没在意的早期落叶病也顺带控制住了。这里边门道在于: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的药
  1. ​杀菌谱直接扩大两倍​​,就像同时派出陆军和空军
  2. ​抗药性风险直线下降​​,病原菌不容易"免疫"
  3. ​持效期延长5-7天​​,省了至少两遍人工

不过要注意啊,不是所有作物都能这么配。葡萄幼果期用这个配方就容易产生药害,我亲眼见过有人把葡萄粒烧出麻子脸的...

三、自问自答核心六连问

​Q1:这两种药能不能和杀虫剂混着打?​
去年隔壁李哥图省事,把复配药剂和毒死蜱混用,结果桃树新叶全部卷曲。​​重点来了​​:凡是带金属离子的制剂(比如铜制剂)、乳油类药剂,坚决不能和这个复配方案同罐混用。非要省工的话,至少间隔24小时再打其他药。

​Q2:兑水比例怎么把握最安全?​
这里教大家个土办法:先往喷雾器加三分之二水,倒入戊唑醇摇晃均匀,再加吡唑醚菌酯。就像冲奶粉要先放水再倒奶粉,顺序错了容易结块。具体浓度参考: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的药
作物预防浓度治疗浓度
小麦2000倍1500倍
果树3000倍2000倍

​Q3:雨季使用要注意啥?​
上个月刚发生的惨案:江苏种水稻的老周赶在暴雨前打了药,结果第二天发现稻叶上全是灼伤斑。​​敲黑板​​:这类复配药剂需要6小时以上吸收时间,看着天要下雨就别喷了,不然雨水一冲全白搭。

四、小编的实战血泪经验

农业的都知道,再好的药也得用对时候。去年我种的辣椒苗,明明按照标准浓度配的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僵苗。后来才发现是​​地温低于15℃时喷药​​导致的药害。现在我的操作守则是:

  • 早上露水干了再打药
  • 30℃以上高温天减量20%
  • 花果期绝对不加任何助剂
    说到底,农药复配就像炒菜放盐,放少了没味,放多了齁死人。那些只告诉你"1+1>2"却不说明使用禁忌的,不是蠢就是坏。咱种地人得记住:没有万能药,只有会观察的眼睛和肯琢磨的脑子。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69756.html"
上一篇 苯醚甲环唑防治水稻病害
下一篇 三环唑75每亩用多少克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