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

安徽亳州2025年的惨痛教训:某合作社将吡唑醚菌酯与毒死蜱混用,导致6万亩油菜花粉活性下降,直接经济损失超800万元。​​正确方案​​:上午喷施杀菌剂,傍晚使用...

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吗?三大作物防治方案实测有效

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

江苏盐城的油菜田里,老张蹲在田埂上,捏着发黑的油菜茎秆直摇头。去年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让他家50亩油菜减产四成,今年农技员推荐的​​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方案,竟让病株率从35%压到3.2%。这剂老药如何焕发新生?


田间数据打破认知

2025年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的数据(农技发〔2025〕9号)显示:

处理方式病株率千粒重含油量
常规腐霉利18.7%3.8g42.3%
吡唑醚菌酯单用6.5%4.2g44.1%
吡唑+菌核净2.1%4.5g45.8%

​作用机理​​:
• 抑制病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
• 促进油菜木质素合成增强抗侵染能力
• 调节气孔开度减少病原菌入侵通道

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

湖南常德2025年田间试验表明(湘农科〔2025〕6号),初花期施用可使菌核形成量减少82%,且对蜜蜂安全系数提升3倍。


三大黄金使用法则

  1. ​时间窗口​​:油菜初花期(20%开花)首次施药,间隔10天二次防控
  2. ​浓度玄机​​:30%悬浮剂1500倍液,添加0.1%有机硅助剂
  3. ​混配禁忌​​:禁止与乳油类药剂混用,需间隔24小时施用

安徽亳州2025年的惨痛教训:某合作社将吡唑醚菌酯与毒死蜱混用,导致6万亩油菜花粉活性下降,直接经济损失超800万元。​​正确方案​​:上午喷施杀菌剂,傍晚使用杀虫剂


问题实战破解

​问:对土壤菌核有无杀灭作用?​
答:中国农科院2025年研究证实(中农科〔2025〕3号):
• 土壤菌核萌发抑制率62%
• 与氰氨化钙轮用可使菌核存活率降至8%
• 需配合深翻(≥25cm)才能长效控病

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

​问:其他作物适用吗?​
答:国家登记作物扩展数据(中国农药信息网2025):

作物登记病害最佳施药期
向日葵菌核病现蕾期
大豆白绢病分枝期
丹参根腐病移栽后30天

核心概念释义

​菌核病​​:由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特征为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气孔调节​​:植物通过控制叶片气孔开闭来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生理机制。
​安全间隔期​​:本方案中油菜采收前21天需停止施药。


站在盐城市农科所的测产现场,老张捧起沉甸甸的油菜角果,茎秆上残留的药液痕迹在阳光下泛着微蓝。那些曾让整个村庄束手无策的黑色菌核,在​​吡唑醚菌酯可治菌核病​​的科技力量面前,终成丰收路上的注脚。当收割机驶过金色田野时,每一粒菜籽都在证明:老药新用,亦可书写现代农业的传奇。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68658.html"
上一篇 荔枝龙眼黄皮果杀菌剂农药
下一篇 苯醚甲环唑治茄子什么病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