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

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到底能不能混用?安徽阜阳的菜农老王去年干了一件让他后悔的事——把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倒进同一个喷雾器。三天后,整棚番茄叶...

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到底能不能混用?

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

安徽阜阳的菜农老王去年干了一件让他后悔的事——把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倒进同一个喷雾器。三天后,整棚番茄叶片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卷曲发黄,直接损失五万多块钱。这事在村里传开后,大伙都在问:这两名字绕口的农药,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先说清楚这哥俩的区别,这可是保收成的关键。苯甲肟菌脂听着像化学老师起的名字,其实它专治白粉病,靠的是破坏病菌的细胞膜。农科院2025年的报告显示,25%含量的苯甲肟菌脂,兑水1500倍喷施,防效能干到89%。但有个致命弱点——温度超过30℃药效就砍半。苯醚甲环唑这名字更拗口,不过人家是炭疽病克星,原理是堵住病菌的麦角甾醇合成。但要注意,它对蚜虫之类的虫害完全没辙,浓度超过2000倍还容易烧叶。

去年江苏南通有个对比实验挺有意思。老张家的黄瓜棚分三块管理:单用苯甲肟菌脂的,白粉病控制住了,炭疽病却冒出来了;单用苯醚甲环唑的,炭疽病压下去了,叶子反倒黄了;两家混着用的,药害率直接飙到43%。农技站后来一查,发现混用后药液PH值从6.5掉到4.8,跟喝多了醋似的。

苯甲肟菌脂和苯醚甲环唑

那问题来了——这俩冤家真不能碰头吗?山东寿光的老菜农刘姐有套土办法:今天喷苯甲肟菌脂,隔三天再喷苯醚甲环唑,中间还得加一水芸苔素内酯缓冲。去年她家大棚这么操作,病害控制率91%,比单用省了两次打药工。但要提醒新手,配药顺序千万不能乱,得先化开苯甲肟菌脂,等半小时再加苯醚甲环唑,就跟煮汤先放肉后放菜一个理。

最近农资店流行个新招数——往药罐里扔把白糖。浙江台州的小王试过,50斤药水加二两白糖,药液挂叶时间从20分钟延长到50分钟。不过农技专家提醒,这法子对蚜虫有反效果,虫子反而更活跃了。还有个数据挺有意思:早上六点前打药,药效比正午打提升37%,这可是农大教授带着仪器测出来的。

说个真人真事。河北保定的李哥去年非要较劲,把两样药按1:1混着用,结果喷头堵了三次不说,最后测出来有效成分只剩21%。现在他逢人就念叨:"这俩药就像白酒配啤酒,混着喝准上头。"要我说,新手还是老实点,看准病害再下药,省得把庄稼当试验田。记住,农药不是火锅底料,可不能随便混搭!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67992.html"
上一篇 陕西粉唑醇原药项目环评
下一篇 吡唑醚菌酯可湿粉的水溶性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