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虫害用什么药?这5类杀虫剂要备好
种植水稻最头疼的就是虫害爆发,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堪称三大“水稻杀手”。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2025年水稻虫害防治有效率需达90%以上才能保障收成。

核心用药推荐:
- 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防治二化螟效果最佳,持效期长达20天
- 噻虫嗪(阿克泰):专治稻飞虱,兼具促根壮苗作用
- 阿维菌素:针对稻纵卷叶螟,尤其适合抗性虫害区
- 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特效药,虫体接触即停止取食
- 茚虫威(安打):安全间隔期仅3天,临近收割期使用更安心
如何选择安全又高效的杀虫剂?看这三个指标
常有农户问:“杀虫剂种类这么多,怎么避免买到假药?”其实认准农药登记证号(PD开头)和防治对象标注清晰的产品最关键。
选购避坑指南:

- 查登记:登录中国农药信息网验证登记证真伪
- 看剂型:优先选择水分散粒剂(WG)、悬浮剂(SC)等环保剂型
- 算成本:每亩次防治成本控制在8-15元最经济
- 比毒性:选择微毒(蓝标)或低毒(绿标)产品
不同杀虫剂效果对比(2025年田间实测数据)
虫害类型 | 首选药剂 | 替代药剂 | 见效时间 | 亩成本 |
---|---|---|---|---|
二化螟 | 氯虫苯甲酰胺 | 甲维盐 | 2-3天 | 12元 |
稻飞虱 | 噻虫嗪 | 吡蚜酮 | 1天 | 9元 |
稻纵卷叶螟 | 阿维菌素 | 茚虫威 | 3天 | 10元 |
打药总没效果?这4个误区八成农户都中过招
“明明打了药,虫子怎么死不透?”田间调查发现,70%的防治失败案例源于用药错误。
典型用药误区:
- 盲目加大剂量(破坏水稻叶面蜡质层)
- 高温正午施药(药液蒸发降低效果)
- 混用乳油类药剂(易产生药害)
- 忽视抗药性管理(连续3年用同种药)
个人观点:杀虫剂要用得巧更要管得严
这些年走访田间发现,会配药的农户比只会打药的增产15%以上。建议建立自己的用药档案,记录每次虫害发生时间、用药品种和效果。特别注意轮换用药机制,比如今年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二化螟,明年可换用氰氟虫腙。记住:好农药+好技术=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