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生产第一省究竟有多强?
2025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达367.5万吨,其中山东以70.88万吨贡献全国19.26%,连续多年稳居榜首。这里每3瓶农药就有1瓶来自山东企业,327家生产企业构建起从原药合成到制剂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四大产业集群如何撑起农药帝国?
青岛集群以杀虫剂、杀菌剂见长,海利尔、瀚生等企业手握全球15%的菊酯类农药专利。滨州集群则是除草剂王国,滨农科技、先达股份掌控着草甘膦市场20%的定价权。
潍坊和济南集群则聚焦原药出口与药肥创新,润丰股份的海外销售额占山东农药出口总量的35%,而中达农化的“杀菌剂+营养”模式已推广至全国28个省份。

问:其他省份为何难以超越山东?
答:三个核心优势筑起护城河:
- 政策红利:省级财政每年拨付2亿元支持农药创制,清原农冠的环吡氟草酮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除草剂
- 技术壁垒:全省拥有32个国家级农药研发中心,海利尔的纳米缓释技术使农药利用率提升40%
- 渠道网络:抢农资网等电商平台覆盖12万乡镇网点,农资下沉速度比传统渠道快3倍
暗藏危机的农药霸主
尽管产能占优,山东农药企业正面临双重挑战:
- 环保压力:2025年全省关停23家高污染原药厂,改造成本使中小企业利润率压缩至5%以下
- 转型阵痛:生物农药占比仅8%,远低于江苏的15%和广东的22%
值得关注的是,潍坊化工园区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绿色农药中试基地,首批12个低毒微生物农药项目已进入量产倒计时。这场关乎3000亿产值的转型战役,或许将重新定义中国农药产业的未来版图。